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调查高校食堂浪费 受访学生谈剩菜原因:我挑食

2013年11月21日 08:37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烟台大学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事件持续发酵,不仅山东,全国各高校也都加入了大讨论的行列。请听中国之声特别策划《由保洁员吃学生剩饭引发的思考》第三篇: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如果你在学校食堂点了一份平时喜欢吃的菜,尝了一口却发现很难吃,你会怎么做?是再也不吃,还是象征性吃几口?再或者是无论如何都坚持吃完?就这一问题我们采访了山东、河南、吉林、广东、甘肃等地的67名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42%的人表示会坚决吃完,58%的人选择再也不吃或者象征性吃几口。

  记者:“为什么不吃呢?”

  学生:“我挑食。”

  记者:“那你不觉得浪费吗?”

  学生:“不觉得啊。”

  从吃饭这一问题出发,记者走访了多所高校,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大部分学生都表示:要根据自身的家庭条件适度消费。但采访中记者发现,“长流水“、“长明灯”的现象依然存在,互相攀比、追求名牌的现象也并不罕见。

  山东大学生:“我认识一个同学,买手机,刚开始他买了一个诺基亚的,后来看大家都在说苹果,他就贷款就买了个苹果,我就很想不通为什么没钱你要贷款去买个苹果呢?”

  但大部分学生还是从自己父母的言传身教、从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中,学会了勤俭节约。

  辽宁大学生白盈玉:“我们花的钱,都是父母的血汗钱,我们应该适度消费、合理消费。”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对青年人消费观的培养,应当从小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

  熊丙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一个学生从小没有接受过这样的教育,而是他们上了大学才教育他们要勤俭节约,那么这种‘补课’是‘补’不到位的。”(记者 李谦 刘颖超 张霏霏)

【编辑:王浩成】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