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复旦“大家”沙龙30年:不因现实压力放弃梦想

2013年11月25日 14:39 来源:新民网 参与互动(0)

图说:“大家沙龙”元老为复旦南区的新店揭匾。 图片来源:东方早报

图说:上海,“大家沙龙”元老吹蜡烛为沙龙庆生。图片来源:东方早报

  “1984年11月中旬,复旦大学哲学系1981级的几个同学自筹资金,在校方、团委等各方支持下,在一间简易平房内办起了名为“大家” 的沙龙,也是上海第一家大学生沙龙。

  它除了向学生提供咖啡、蛋糕外,更主要的是精心组织文化交流活动:电影回顾展、现代画画展、哲学讲座……30年前“大家沙龙”的每一场活动,都令发起者引以为豪。之后,“沙龙”在各方面继续得到发展至今,成为复旦学生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而立之年,是最意气风发的年龄,学有所成同时心怀理想与憧憬。昨天,闻名上海高校的“大家沙龙”也迎来了30岁生日,在复旦南区“大家沙龙”的新店中,新老学子共同吹灭生日蜡烛,许下关于青春的梦想。

  “大家”寓意together与master

  “大家沙龙”诞生于1984年。在发起者复旦1981级哲学系学生的记忆中,当时的大学生充满着对世界的好奇,充满着对人生、对于未来的信心与期盼。正是在这片洋溢着青春与激情的氛围中,“大家沙龙”诞生了。

  “改革开放不久,各种思潮涌现。在校园里,人人都在探讨人生、探讨着社会发展。”姜运涛是“大家沙龙”的5个发起人之一,谈及“大家沙龙”,他提到最多的一个词便是“梦想”,在他看来,“大家”便是因一代年轻学子的梦想而生。

  昨天到场的柯扬、姜运涛、王春浩都是复旦大学1981级哲学系的学生,他们和另外两个同学被公认为是“大家沙龙”最初的创建者。柯扬回忆,“我们最初是想建立一个供同学交流思想的平台,大家聚在一起探讨各种关于梦想和未来的话题。这个想法一开始是在寝室范围内提出,但很快,全班都参与了进来。”

  “大家沙龙”因何而得名?姜运涛解释,“大家”二字除了代表着together(一起)之外,还有着master(大师)的含义,“希望大家帮助大家一起成为‘大家’”,姜运涛回忆,当时的学生对于人生充满了信心,觉得自己应当努力成为各领域的“大家”。而与此同时,沙龙这个舶来词对于年轻的学生们则是一个充满了陌生感的时髦词汇,“事实上,并没有人在乎它是不是一个正宗的沙龙,我们在乎的只是思想交流的空间。”

  经营首个月还清借款

  柯扬等5个发起人也被称为“大家沙龙”最早的“股东”。不过,他们本人却不赞同这种说法,“我们的初衷并不带有任何经营性质,没有想过赚钱,纯粹想做文化交流。只不过在交流的过程中,沙龙为大家提供咖啡、三明治之类的食品。” 柯扬笑着说,之所以被认为是“股东”,或许是因为在沙龙成立之初的那笔“债务”。

  “大家沙龙”的“启动资金”是王春浩筹来的,王春浩问自己的小学同学借来500元,在1984年那个月均工资仅仅几十元的年代,对于尚未工作的大学生来说,500元可谓巨款,“我们都担心过这500元全部损失了怎么办,于是商量好一起承担,与其说我们5个是股东,不如说是5个背债的人。”

  时间过去了将近30年,王春浩却依然能把筹备时的账目以及种种细节记得一清二楚,“160元买雀巢速溶咖啡,40元买奶精,杯子、碗、菜刀、液化气之类的花了100多元……” 1981级哲学系的71个学生全部加入了“大家沙龙”,“我们去零售店采购,女同学做沙拉,天冷了要热咖啡,王文涛同学千方百计弄到了液化气。”

  1984年11月16日,在复旦学生宿舍2号楼和3号楼之间一间简易平房里,“大家沙龙”成立了。

  火爆到把门都挤破了

  在复旦大学保存的老照片中,可以清晰看到“大家沙龙”创立之初的那份朝气:在书写着“大家沙龙”四字的平房前,学生们展露着爽朗的笑容拍摄合影,照片中的青春脸庞上满是自信。

  “大家沙龙”诞生后,一场接一场的文化活动,便让这个新兴的沙龙迅速拥有了极高的知名度。“大家沙龙”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大大超出了1981级哲学系学生们的想象。

  “举办活动时,人多到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如此人气也让王春浩长舒一口气,他再也不用担心还不出债,“沙龙第一个月的营业收入就有1700元。”

  电影回顾展、现代画画展、系列哲学讲座……30年前“大家沙龙”的每一场活动,都令它的发起者引以为豪。“我印象最深的是哲学系列讲座,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里都站满了人。我记得有一次我被人群挤到门口,用手撑着玻璃门,结果把玻璃都撑裂了,手被划出血。”姜运涛笑着告诉记者,这一盛况真可谓把门都挤破了。

  “在那个年代,我们不可能像现在一样通过网络推广大家沙龙,但我们真的没想到,大家沙龙在短时间内竟然有了很高的知名度。许多其他学校的学生都来找到我们,要我们传授经验。”柯扬说,不少人甚至主动找上门,希望通过大家沙龙办一些展示。“比如,现在的著名画家周铁海,当时就主动提出在大家沙龙里办现代画画展。这也成了中国最早的现代画画展之一。”

  建议:莫因现实放弃梦想

  1985年,1981级哲学系的学生们面临毕业,他们将“大家沙龙”转交给了复旦学生咨询开发中心。而自此,“大家沙龙”除了文化交流的功能之外,也需要同时具备经营性质。

  “经营为体、文化为魂”的思路逐渐确立,“大家沙龙”也有了由学生担任的经营经理和文化经理,“我们希望沙龙‘往来有鸿儒’,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大家沙龙”的第一任经理夏旸说。

  30年后重回“大家沙龙”,1981级创始人看来,如今的“大家沙龙”已与创立之初有着极大的不同:拥有更宽敞明亮的活动场地和更庞大的管理队伍。而最大的不同是,在文化交流的同时,经营也显得同样重要。

  面对众多的变化,创始人却并没有觉得“大家沙龙”已与他们远去。“在我们全班71个同学心里,‘大家沙龙’始终是连接我们的纽带,30年来我们一直保存着关于它的回忆。”姜运涛说,“我们不能说什么时代的大家沙龙更好,因为每一个时代都是不可复制的,每一个时代的学生也不可复制!”

  对于当下的大学生,姜运涛认为应当给与他们更多体谅,“我们当年并没有就业、生活方面的压力,但现在的大学生却不一样,他们要面临由现实带来的更大冲击。”不过,创始人依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不敢说沙龙要传承什么精神,如果说有什么希望延续下去的,那就是梦想了。我们希望无论是什么时代,无论年轻人面临着多大的现实压力,都不要放弃梦想,也希望‘大家沙龙’始终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做梦的舞台。”

  现状:今天的“大家沙龙”更是育人摇篮

  在复旦大学南区29号楼,“大家沙龙”的新分店在沙龙30岁生日之际也正式开张。

  波浪形长桌、拥有精致木雕的茶室……宽敞的环境和温馨的氛围无不庆贺着“大家沙龙”将步入一个新时代。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的学生唐诗是“大家沙龙”的总经理,从普通员工到沙龙“高层”,唐诗已为大家沙龙服务了4个学期,“现在的沙龙和它创立之初时,有很大不同,但我想,每一代的沙龙管理都会创造自己时代的特色和辉煌。”

  在唐诗看来,如今的“大家沙龙”能给学生们带来的是全方位的体验:可以勤工俭学,可以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也可以参与文化交流、学术讨论……“在创立之初,沙龙更多地体现出思想文化交流上的功能,但现在沙龙的功能更加多元化。我想这也是学生们乐意加入其中的原因。”唐诗说,如今“大家沙龙”的学生员工共有90多人,但报名应聘的却远不止这些,“录取比例大约是二分之一。”

  如今,“大家沙龙”属复旦大学学生活动中心管辖,它已经拥有了一套非常规范的管理体系,就如同一个正规的公司,除了拥有一位总经理和2位副总经理之外,还分成了经营组、文化组、活动组、内务组4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中层管理者。而在招募员工之后,员工们还要经过面试、培训和试用期考核等环节才能正式加入“大家沙龙”的团队中。

  “除了文化和经营的功能之外,如今的沙龙更是承担了育人功能。”复旦大学学生活动中心主任陆齐龙说,在“大家沙龙”工作的每一个学生都签订了合同,就如同进入社会中的公司一样,学生们必须清楚自己需要履行哪些义务。“他们可以学到怎样管理企业、怎样策划活动、怎样服务他人等。”(据东方早报)

【编辑:燕磊】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