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牛津爱上中文热词,缘何反遭质疑

2013年11月26日 09:01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与当初“taikongaut(太空人)”一词被收录英语词典获得一致认可不同,近日,一则关于“Tuhao”(土豪)“Dama”(大妈)有望以单词形式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的消息却引发网络上的一些忧虑。

  一向保守的牛津爱上中文热词,原本是件好事,至少可以证明中国的被关注度提高了。然而,一些网友之所以提出异议,问题还是纠结于词汇本身。在他们看来,“土豪”“大妈”受到西方热捧,貌似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提升了,但其所延伸的负面涵义不能令人引以为豪。

  试问,这样的词汇在网络上是如何热起来的,外国人又看重其什么?做出这样的反应,究竟是担忧国人形象受损,还是缺乏文化自信?

  首先,“土豪”和“大妈”是中国网民自己的创意。尽管文化品位称不够高雅,充其量只能算是下里巴人式的世俗文化。但是,两个热词被数亿网友口口相传,又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认同。

  同样的词汇,一旦有可能走出国门,就遭到一片质疑声,这不是胸襟不够开阔,缺乏文化自信又是啥?

  其次,两个带有猎奇味道的中文热词备受关注,关键是其背后的经济社会问题引起了世界关注的目光。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专门为“Tuhao”一词做一档节目。年初,“Dama”也登上了《华尔街日报》。这恰恰说明中文热词是世界观察中国的一面镜子。

  牛津大学出版社双语词典项目经理朱莉·克里曼表示,他们对新出现的一些汉语词汇非常感兴趣,因为这些词反映了中国的发展变化。

  再次,中国文化是不缺国粹精品,可走出去必须创新模式,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其变为生活的文化,唯有如此才便于外国人打心眼里接受,实现软着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先前120多个和中国有关的词汇被牛津大学出版商收入词典中,可这些词汇在西方国家使用率并不高,尚未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

  对此,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曾深有感触地说:“现在世界各国急切地向中国伸出手,让我们介绍中华文化,而我们只能拿出京剧、高跷、剪纸、泥人等,这些都是文化形态,不是文化的整体。只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自觉,才能把我们自己的文化更全面、更准确地贡献给世界。”

  包容是文化对话的前提,拿出开放的心态看待这件事,才是理性的选择。同时,我们既不要因一两个词汇走出去就盲目乐观,想当然地认为在文化输出上有了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又不要妄自菲薄,过于看重外界是否认可,而应把心思花在修炼内功上。

【编辑:朱峰】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