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沈阳节后劳动力市场供需两旺 大学生求职想当保姆

2014年02月11日 14:09 来源:沈阳日报 参与互动(0)

  春节刚过,沈阳用工市场便呈现供需两旺态势。2月10日,记者在鲁园等用工市场看到,用人单位已经开始抢人,大学生加入求职者行列。

  昨天,沈阳最低气温-18℃。但鲁园劳动力市场非常热闹。时不时有西装革履的人从面包车下来,拿着贴满招聘职位的展板在风中招呼着,吸引务工者驻足查看。大东区一家饭店的负责人潘云鹏告诉记者,他的店里八成以上的员工都是外地人,虽然给出3倍的加班费,但多数员工还是选择回老家过年,这些人当中估计有1/3年后就不来上班了。去年,潘云鹏正月十五到务工市场招聘,很多同行都来抢人,他没有招到很合适的人选。今年,他早早来“抢”员工。

  据了解,除了高薪酬“筹码”外,招聘企业还推出了很多人性化的福利,如带薪休假、报销探亲路费以及提供夫妻宿舍等等。“现在的农民工很多都是80后,除了看重薪酬,还很看重生活环境和生存尊严,在福利待遇上进行调整,可以让这些年轻人感受到被尊重,有归属感。”一家企业老板如是说。

  在昨天的采访中,记者发现了很多大学生求职者。小雯便是其中一位。她前年从沈阳某大学毕业后,在太原街一家私人小公司做文员,每月工资3000元。“看着不少,但除去租房等生活成本,一个月所剩无几。现在想得很简单,如果能找个保姆的活最好了,实在不行,就聘个厂子啥的,到手工资2000多元还包吃住,这笔钱相当于净得。”

  对于小雯的想法,社会学者刘元认为,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低就”应该习以为常。他建议,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干一行、爱一行”的就业观念。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氛围,鼓励大学生多渠道就业。

  刘元认为,大学生进入传统服务行业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并非人才浪费。同样干一种工作,文化素质高的大学生能够做得更出色。现在,家政市场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细分化,市场对保姆的需求已不仅是打扫卫生、做饭、看孩子,还涉及理财、育婴、开车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这些工作普通保姆往往无法胜任,大学生保姆则更能发挥自己的知识技能优势。(本报记者 于海)

【编辑:李欢】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