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企去年招聘职位数仅增3% 福利缩水仍有吸引力

2014年02月18日 15:18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年终奖严重缩水啦,唉,不爽……”外企职员杰瑞(化名)过年时,在朋友圈上晒出一条“牢骚”,引发其他人无数吐槽加抱怨。过去一年,在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下,一些曾经备受艳羡的外企职员,感受到了福利缩水的苦恼。

  而且,在去年底、今年初,联想等中国企业掀起一片收购潮。数据显示,2012年9月到2013年10月,在华独资外企的招聘职位数仅增3%,是所有类型企业中增长幅度最小的。

  虽然职位数和福利都在缩水,但记者在对外企职员的采访中发现,他们对外企的软实力更加认同,称“环境、自由和被尊重”让他们中的多数人愿意留在外企。

  外企招聘职位数增幅垫底

  智联招聘提供的在线职位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2012年9月到2013年10月)中,外商独资企业招聘职位数增幅只有3%,排名倒数第一;合资企业增幅9%,排名倒数第三。而高居招聘职位数增幅第一的是国企,增幅达到72%,国家机关排名第二,增幅为61%。

  而更细化的数据显示(右图),从2012年9月到2013年10月,每个月,外商独资企业招聘职位数增幅都较国企和事业单位低。在毕业季——2013年5、6、7、8、9月,国企和事业单位招聘职位数量大增,而外商独资企业增幅并不明显,全年呈现一种平缓的态势。

  “外企薪酬优势确实不再”

  “最近一段时间,受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IT、制造类外企处于低潮,尤其是在中国企业的冲击甚至收购势头面前,比较低落,外企的薪酬优势确实在缩小。但其实相对于薪酬,现在的人才市场软实力越来越被看重,在这方面,外企自由的氛围、简单的人际关系,依然拥有优势。”猎头小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现在外企的薪酬优势正在缩小,但软实力方面的优势依然吸引高端人才。

  在工作过程中,小美接触过很多外企、国企或者民企的高级人才,“对一个猎头来说,总要拿出最吸引人的条件,才有可能‘撬走’人才。以前,薪酬自然是个关键条件。外企在这方面也有优势。现在,情况在慢慢发生变化,一方面在华外企的招聘职位在变少、薪酬优势也渐渐小了;另一方面,其实很多人才对薪酬看得没以前那么重了。”

  小美说,现在有很多国企、民企开出的薪酬比外企还高,“但这不一定能吸引到外企的人才。我之前也接触过从外企跳到国企的人才,薪酬貌似是增加了,一年发了27个月薪,但月薪以基本工资算,其实也没比原来在外企高多少。在外企,一般说是20K(2万元)一个月,入账的就是20K,而在国内企业,很多时候,承诺的是30K(3万元),入账的时候可能不到20K,其他会以‘没完成指标就拿不到奖金’等理由扣掉。”

  氛围、环境、空间等等这些相对“虚”的条件,开始渐渐吸引人起来。“尤其是一些已经建立家庭、有孩子的人才,很看重自由度、个人空间以及是否被尊重等等”,小美解释说,“相对于国企、民企的传统管理方式,外企相对更人性化一些,所以,虽然薪酬已经没了优势,但这些人性化的优势依然吸引人。”

  “获取生活与工作平衡”被看重

  小美的解读,在智联招聘提供的一些数据中也有显现,越来越多的人才看重生活与工作的平衡。

  在一项“最佳雇主应具备特征前五项比较”的调查中,2013年的前五名分别是“完善的福利待遇、对员工的尊重、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则、提升个人核心能力的机会、和谐的内部人际关系”。其中,“对员工的尊重”此前两年均未进前五。

  而在一项“不同性别在不同年龄段对‘获取生活与工作平衡’的看重程度”的调查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才越来越看重“生活与工作平衡”。31-35岁的男性中超过60%看重这一点,36-40岁的女性超过75%看重这一点。

  另一项“未来三年的职业规划目标”的调查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获取生活与工作平衡”也越来越被看重。

  样本讲述

  “很不喜欢国企的陪吃陪喝”

  刚跟杰瑞聊起外企福利的时候,这位不到30岁的年轻人满腹的牢骚,“真的是大不如前了。2007年以前,出差都是星级酒店,现在必须是快捷、300元以内的。以前有急事,就是打飞的,现在必须是高铁、二等座。以前办公室配了班车,还有车补,现在全停了。以前培训是去欧洲,现在改国内了。以前年终奖是4(月)薪或者更多,现在普遍只有2(月)薪了。年会,吃的也不行了。”

  等牢骚发完了,冷静下来,杰瑞沉淀了一下说:“不过,工作不能只看福利,我喜欢现在的自由。”

  杰瑞大学毕业后就进入这家外企工作,从第一线开始,一点点晋升,“薪水当然也是一步步涨起来的,但是跟涨薪比起来,我觉得,外企的文化更让我收益。轻松的氛围让我感觉很舒服,团队意识也渐渐变强。”

  他现在是个小团队的领导,不用坐班,完成工作任务后都是自己的时间。他透露,其实大学毕业前有一次在国企实习的机会,但他最后没有留下来,“虽然不忙,但每天坐班,还得陪吃陪喝,很不喜欢。”

  杰瑞说,自己所在的公司人不多,同事关系平等而融洽,配合起来很流畅,“今年待遇是有点下降,不过, 跟同行相比,还是在同一水平线上。我觉得工作舒适、有成就感是第一位的,所以我短期内是不会换地方的。”

  “现在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国际化”

  35岁的迈克(化名)是一家IT外企的中层,他的公司正在被国企收购的谈判中。对于未来,迈克充满期待:“在外企,我最喜欢的就是包容的文化,尊重每个人,鼓励创新等等。公司对我们个人的培养,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有相对应的体系和措施支撑的。每个员工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创意,好创意会有奖励。员工的级别会有高低之分,但薪酬水平相差不大。我们大中华区的业务好,就有中国人被提成了高管。现在,有中国企业要收购,我当然觉得自豪,很想看看收购之后会有多大的发展。”

  迈克也坦承,公司里有一些担心的声音,“任何变动都会引起担忧的声音,而且公司其他的业务也有被收购的经历。担忧主要来自一线,尤其是工厂,中高层并没有太大压力。因为现在中国企业越来越国际化,子公司遍布世界,管理方式上也与国际接轨,我觉得问题不大。”

  迈克告诉记者,公司的收购程序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即便有员工会面临解雇,也会有相应的赔偿。

  “其实好工作不难找,好雇主很难找,如果遇上一个好雇主,是职业生涯的幸运。”

  “再换工作首选还是外企”

  30岁出头的丽莎(化名)从国企跳槽到中日合资企业有两年时间了,她觉得,国企和合资企业的氛围还是有点差别。

  “其实一开始,我在国企感觉蛮舒服的,不是很忙,不过后来,时间长了,渐渐地派系什么的开始出现了,我又不是一个喜欢搞人事斗争的人,有机会就出来了。”丽莎说,日系企业很尊重员工的工作年限,而且很少解雇员工,“说起来,挺适合养老的。只要工作年限够长,哪怕不升职,时间长了,待遇方面也会得到补偿。”

  丽莎所在的合资企业里也有一些来自中方企业的同事,但她觉得交流起来稍有障碍:“总感觉跟他们思维不太一样。”

  丽莎告诉记者,如果再换工作,她的首选还是外企。(数据来源:智联招聘)(记者 孙毅)

【编辑:王硕】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