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初一女生频遭勒索不敢上学 告诉父母被群殴报复

2014年02月19日 10:00 来源:浙江在线 参与互动(0)

  市民陈女士前天向记者求助:开学了,她在永嘉瓯北第五中学上初一的女儿小凌(化名)却不敢上学,因为上学期被坏学生打怕了,女儿强烈要求转学。最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孩子勉强同意继续留在原校读书。但她提出,父母一定要到教室门口接送她上下学。心疼的陈女士求助,该怎么避免13岁的女儿再受伤害?

  “她向我要钱,我不敢不给”

  “她向我要钱,我不敢不给,因为我太害怕了。”电话里,13岁的小凌向记者描述被勒索和殴打过程时,语气中掩藏不住恐惧。据小凌介绍,对方是同校一名初二女生,叫丹丹(化名),1999年出生。去年10月,丹丹先是向她的好友要钱,要钱不成就动手打人,然后提出要认小凌做“小妹”,并收取保护费。小凌说,此后,丹丹向她索要的钱越来越多,从二三十元,到一两百元不等,胆小的小凌次次顺从。有时候,丹丹带着朋友在小吃店吃东西,就会打来电话要她去买单。“我心里一点也不想去,但是不行,她说她认识的人很多,也打过不少人。”小凌说,因为身边有好几名女生被勒索过,大家都不敢说,怕被报复。

  陈女士说,从始至终,女儿都不敢向家人透露。但乖巧的女儿频频讨要零花钱的反常举动引起了家长的注意,在家长的一再询问下,小凌道出了实情。

  告知父母,没想到换来群殴报复

  陈女士说,得知此事后,她和丈夫到学校理论,并找到了丹丹的父母。当着其父母的面,丹丹当场道歉认错。不料,当晚丹丹为此挨了一顿暴打,怀恨在心。几天后,丹丹带着2名同学和1名校外女生,在小凌的家附近堵住了她。

  “当时她们4个人,轮流扇我耳光打我头,我摔倒后她们还一直踢我。”小凌回忆起当晚的情形还是心有余悸。她说,从晚上7时持续到8时,直到哥哥打来电话找她才结束殴打。当哥哥看到满腿乌青的妹妹后,赶往事发地点寻找施暴的女生,但女孩们已不见踪影。由于担心继续被报复,小凌苦苦哀求哥哥不要将此事告知父母。此后的一周,小凌说她一直头疼,进食后恶心反胃,只能偷偷跑到洗手间将食物吐掉。直到开学前,小凌频频询问父母能否转学,父母才知道她被报复殴打一事。

  校方:涉事女生已受到记过处分

  陈女士从校方了解到,被敲诈和殴打的女生并不只有小凌一个人。她认为,正因为校方监管不到位,才使她的孩子在学校中遭受到如此严重的校园暴力行为,校方应该负有责任。

  “学校已对涉事的本校3名女生进行记过处分。”前天下午,该校政教处主任吴策表示,接到家长的投诉后,学校对此事进行调查核实,证实情况属实,同时将处罚结果通报给了3名女生的家长。

  小凌的班主任戴老师说,小凌属于性格比较外向的女生,刚开始成绩还不错,但后来名次一直往下掉,上学期有几门科目均不及格。

  “我在学校里总是提心吊胆,很害怕她来找我。”小凌说,她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远离那些伤害过她的同学,还是希望能转学。

  心理专家:

  教会女孩保护自己

  温州康宁医院健康心理科副主任丛戎认为,从小凌被勒索的情况看,女孩表现出顺从、讨好的行为,缺乏自我保护和面对困境时的应对能力,这可能与女孩成长环境中接受的“挫折教育”太少有关联。在此事件中,家长需要更关注女儿经历此事后的情绪,教会她今后如何保护自己和避开危险,传递更正面的信息;同时应意识到自身教育方式中可能出现的“盲点”,比如缺乏长期陪伴和有效沟通。丛戎建议,可以从心理上对女孩进行评估,如果女孩承受的压力过大,转学可能会给女孩一个新的环境,但正确的心态和应对方式还是教育重点。

  编后:

  校园何以成“江湖”?

  出手打同学、群殴报复,如今的校园俨然存在“江湖”风气。敲诈勒索,殴打学生,校园何以成“江湖”?如何清除暴力,还校园一方净土?这是学校教育、学校管理需要反思的,也是法律、制度层面上需要做出保证的。校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的创伤,更严重的是会造成孩子们心灵的扭曲。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会在青少年中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试问校方,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做到位了么?宋赛骞

【编辑:王浩成】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