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警惕“好学生”畸形发展

2014年02月20日 09:19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恰恰是因为是“好学生”,他们才失去了很多修正自己的机会,一个有缺陷的人性甚至变形的人格,在好成绩的遮掩下渐渐养成了,乃至由人性的“半身不遂”变成“全瘫”。

  “复旦投毒案”终于宣判了。央视紧接着做了一期节目,在林森浩面对记者的镇定交谈中,仍能显示出他面对这个社会时的失能,这一点被专家评价为“人性的缺陷”,这个特点使他好像一个得了半身不遂的人,一边是出众的智力,一边是低弱的情商,甚至低弱到不通法理,而他,就是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今天的,这使他的杀人之过在引人愤怒的同时又多了惋惜。

  能考到复旦的医学硕士,肯定是学校里的好学生,包括他在等待宣判的过程中,仍旧在读人文经典,这个细节更让人惋惜。读书,提高甚至完善自己,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而他就是按照这个习惯走过来的,却最终走偏了,这和他的“好学生”经历不无关系。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学习好就是学生最能遮丑的长处,老师因此会对“好学生”网开一面,这一点,已经被教育上的一个现象概括了,这叫“第十名现象”。

  一项涉及了上千名小学生的调查显示,考试成绩前几名,老师非常喜欢的学生,在高中、大学或参加工作后,并没有保持这种优势,或做出什么突出成就。相反,班里十名左右甚至更靠后的学生,却有着意想不到的巨大潜力,他们往往后来居上,在工作岗位上建树颇丰。原因何在?因为老师,或者我们的教育体制向来对分数高的学生偏爱有加,即便有缺点也会给予迁就,为的就是别让这样的“好学生”失去机会。也就是在这种偏爱中,“好学生”真的认为自己是完美无缺的,那些缺陷自然不可能主动改进,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进社会,怎么可能期待有大的作为?

  不独林森浩,还有之前的马加爵,药家鑫,也都曾经是人们眼中的好学生,他们也和林森浩一样,直到杀人的悲剧发生,才被人关注甚至惊讶于他们“好学生”的过往,恰恰是因为是“好学生”,他们才失去了很多修正自己的机会,一个有缺陷的人性甚至变形的人格,在好成绩的遮掩下渐渐养成了,乃至由人性的“半身不遂”变成“全瘫”。

  佟彤

【编辑:王硕】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