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女生在大学校园传播非遗文化:90后可以坚守传统

2014年02月20日 15:13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我希望在‘非遗青年’们的心里埋下一颗‘非遗’的种子,它一点一点地萌芽长大,不管过了多少年,从事着什么行业,只要一想到年轻时遇到过这么一群人,做了这么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就会在自己的领域内为保护‘非遗’尽一份力”,说出这句话的女生名叫张金晖,是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北京砖雕”第六代传承人张彦的女儿,当然,她还有一个身份,她是中国传媒大学“非遗青年”的创始人。“我们要向大家证明,90后也可以坚守传统。”张金晖说。

  向大学生传递“非遗”知识

  “在成立‘非遗青年’之前,我想了解大学生们对‘非遗’的认知状况和对‘非遗青年’这个组织的接受程度,因此在北京的五所高校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令张金晖既失落又高兴:失落的是,大家对“非遗”的认知状况很不理想,许多人分不清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问卷中有一道题,设置了二十个选项,让大家选出哪些是‘非遗’项目,许多同学会选择故宫、长城、三从四德、缠小脚等,大家甄别不出哪些是应该摒弃的陋习,也区分不清物质性与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同时,令张金晖欣慰的是,在“你愿意接受一个传递‘非遗’知识的微博、微信平台吗?”与“你愿意主动加入一个传递‘非遗’知识的学生组织吗?”两个问题中,大部分的同学都会选择“愿意”,“这说明大家对文化遗产和优秀民俗是有感情的,这增加了我们的信心。”

  “非遗青年”成立以后,为了给同学们传递“非遗”知识,有三个固定的活动内容:其一,“非遗大师公开课”,邀请“非遗”传承人到现场给同学讲解其项目的历史、传承谱系、项目特征,同时亲自带领大家进行制作和体验。“这种形式就好像‘手工课’一样,让同学们直观地了解‘非遗’。到现在我们一共举办了‘金漆镶嵌’、‘北京面塑’、‘北京砖雕’三场大师公开课。”其二,“非遗学术讲座”,邀请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教授来为同学们介绍有关“非遗”的知识和情况。其三,“茶语×绿豆糕分享会”,邀请一些热爱“非遗”和传统文化的嘉宾到场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经历,这些嘉宾不一定是“非遗”传承人,他可能是任何一种职业和年龄,但他一定是关注“非遗”的人。

  “有一个嘉宾令我印象深刻,他就是‘887’的主播国鹏。他做了八年罕见古琴曲的录制和抢救工作,他的梦想就是把这些琴曲、琴谱出版发行,让它们被大家听到、看到,这才是最有效的保护方式。”

  “非遗青年”活动的影响范围远不止在传媒大学一所学校,北京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的同学们也会赶来报名参加。张金晖觉得,通过努力,让“非遗青年”去影响整个大学生群体,这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

  用纪录片呈现传承人生活

  除了组织宣传“非遗”的活动以外,张金晖和同学们还利用每一年暑假的假期实践项目,去拍摄小纪录片,记录“非遗”项目的特点和技艺与传承人的生活常态。

  令张金晖记忆深刻的是对著名的“非遗”项目“聚元号”弓箭的第十代传承人杨福喜老先生的采访经历。“如今,几乎只有‘聚元号’在用原汁原味的传统工艺制作弓箭了。杨老师是‘聚元号’唯一的传承人,并且,由于有季节和材质的限制,‘聚元号’每年只能做出为数不多的十几把弓箭,精工细作。”杨老师也曾带过一些徒弟,但由于传统工艺的细致和工序上的繁琐,许多人都中途放弃了,“有些人学了几年手艺,就出去打着‘聚元号’的名头以次充好,这令杨老师非常伤心。”为了把手艺好好传承下去,杨福喜老师决定不再收徒,而是专心培养儿子杨焱,就这样杨焱成为北京为数不多的专门向父辈学习技艺传承的90后。

  “杨焱有点‘宅’,不像他父亲那样健谈,只有在说起与弓箭和游戏有关的话题时才会与我们侃侃而谈。他说,这是因为做弓箭要很长时间待在家里面,所以很多同学、朋友都失去了联系,平时只跟网友说说话。”谈到这些,张金晖感到些许的心酸和唏嘘,她想到了为传承北京砖雕默默付出的爸爸,“非遗传承人很多时候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在自己的空间里,用时间去打磨一件不属于这个时代节奏的艺术品。这就意味着要放弃很多,比如热闹的生活和社交。选择继承就是选择了寂寞和清苦,所以我能理解那些坚持不下来的年轻人。但我更发自内心的敬佩那些经历了内心的斗争和生活的窘困,最终放弃了其他选择而坚守下来的人。”

  传承家技完成父亲梦想

  张金晖承认,组织“非遗青年”的过程,也让她对家族的事业有了重新的认识,加深了一份责无旁贷的使命感。从前没有刻意向父亲学习、传承砖雕技艺的她,现在已经做了“十年计划”,打算用十年的时间学习雕刻、绘画、书法和古建知识,完成对父亲技艺的传承。

  “有一个画面给年幼的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就是废纸篓里堆满了爸爸手绘的图稿。虽然砖雕技艺是祖传的,但我爸爸是国画系毕业的艺术高才生,因而在砖雕图案的设计、制作上更考究,力求完美”,说这话时,张金晖眼里充满了对父亲的欣赏,“爸爸一直是在自己的小院儿里工作,砖雕扬尘很大,开方、磨砖都会产生很多灰尘,所以我特别担心爸爸的身体。”

  张金晖的父亲张彦先生是北京砖雕张第六代传承人,也是京雕唯一的传承人。张金晖说,真正让她下定决心开始努力传承家门技艺是由于父亲一直坚持的一个梦想。张彦先生一直在保留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探索制作微型中国古建筑砖雕,2000年时展出了他的第一件作品,在古建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我爸爸在做微型的古建筑四合院,不是模型,一砖一瓦都是烧制的,一块一块盖起来的,每一个门墩儿都是一刀一刀雕刻出来的,全国只有我爸爸在做这件事情。”张金晖有些骄傲地说。这个用古法营造微型古建筑的行为,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形式上都是史无前例的创新,并且对每一个步骤和手法都有记录,张金晖认为,这也是科学地还原和记录古建筑,一种为古建筑制作标本的传承与探索形式。

  “如今,整套的四合院建筑还没有全部完成,我真的很担心爸爸没办法完成这个梦想,这也是我下决心继承家技的原因。”原来,随着年纪的增加,视力一直很好的张彦先生,已经有点眼花了,这让张金晖感到焦急又心酸。微雕四合院非常小巧,一块瓦当只有指甲大小,而图案却比真实的四合院还要细致,因此必须要在放大镜下雕刻。这样的雕刻工作,如今的张彦先生已经不能坚持半个小时以上了,因而这个工程的进度变得非常缓慢。“我不愿意让爸爸的梦落空,我也不会让家族技艺失落,我一定要帮助爸爸把这件事情做完。”张金晖心中充满了使命感,她要帮爸爸“圆梦”。

  今年,面临毕业的张金晖报考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她说:“在组织‘非遗青年’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大家对‘非遗’的认知远远不够。考研是因为自己对非遗的认同与热爱越来越深,想学习和完善我国对非遗保护理论的研究,同时也希望能够为保护‘非遗’做一些实事,我很想为此奉献我毕生的心力。”(实习生孙乐琪)

【编辑:王硕】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