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特长生成择校“最后机会” 家长报名力求多多益善

2014年05月12日 10:19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昨天,全市“小升初”特长生报名截止。今年,本市取消共建,同时削减特长生招生比例。但由于特长生招生被家长看做是“小升初”择校的最后机会,很多家长报名时力求多多益善,因此,今年“小升初”特长生报名人数不减反增。

  争分夺秒

  特长生报名也“占坑”

  周六早晨7时30分,家长侯女士带着孩子赶到八一中学门口,令她惊讶的是,校门外等候报名的家长已按科技、艺术和体育三大类排成长队,她有点后悔来晚了。虽然,学校8时30分才受理报名,但早上6时30分就已有家长开始排队。

  虽然今年海淀区教委规定,根据学校专业测试的实际情况,每个学生报名参加测试的学校原则上不超过三所。但由于今年取消了共建等招生方式,特长生被很多家长看做是择校的最后机会,为了能搭上特长生的“班车”,家长们争分夺秒,力求报名多多益善。

  一位家长手拿“海淀区初中入学艺术特长生招生计划表”不断向校门里张望。她的孩子有舞蹈特长,除八一中学外,她还想报人大附中、首师大附中、中关村中学。侯女士紧赶慢赶,一天下来也成功为孩子“抢”下了八一中学、首师大附中、交大附中和101中学四所学校的测试机会。

  本周末,各校开始测试特长生,这也意味着报名多校的家长,很难全部兼顾,也就能参与一两所学校的测试。家长们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们心中另有一番算计。“先占上坑,最后去哪个学校测试,还有一周的考虑时间呢。”侯女士的话说出了报名家长的心态。

  证书说话

  一等奖成报名敲门砖

  按照市教委要求,今年各区县加强对“小升初”特长生招生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严禁组织任何形式的文化课考试,严禁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主要依据。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证书还是特长生报名最重要的“敲门砖”。

  一位报名海淀区某校科技特长生的学生告诉记者,报名时第一关就是获奖证书审核,而且学校老师只看一等奖,看了原件后还要在电脑里查询核对,没有问题才能进入下一个报名环节。与这名学生一同报名的共有8位学生,只有两人因拿得出一等奖证书而进入面试,其余六人被直接淘汰。

  报名激增

  数十名额引来千人争

  今年,本市“小升初”政策收紧,各区均削减“小升初”特长生招生比例。东城、海淀、丰台区“小升初”特长生招收比例均降至10%,西城区特长生招生比例降至8%,石景山区特长生招生数量比去年减少了约六分之一。此外,本市还取消了50余所区级体育传统项目校,包括西城区的三中、七中和31中等,这些学校将不能招收体育特长生。

  招生比例的下降并没有影响家长和学生的报名热情,初步统计显示,今年报名人数明显多于往年。昨天早上6时许,虽然下着雨,但记者仍在166中学门口看到不少家长排队等候报名。为避免家长和学生淋雨,该校让家长和学生先进车棚避雨,并提前受理报名。

  今年,166中学计划招收器乐、田径、美术、戏剧、机器人等“小升初”特长生共数十人,仅仅两个半天的报名时间,已吸引近千名学生报名,比去年增加近20%。

  虽然报名人数多,但不少家长略显盲目。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特长判断不准。166中学特意允许学生同时报两个项目。

  新闻追问

  “小升初”特长只为升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很多家长心中,特长就是为了“小升初”,很多孩子在升入初中后,就放弃了自己的特长,这一方面是由于功利心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学教育课程设置中缺乏继续培养相关特长的土壤。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他的儿子从小喜欢航模,一直在少年宫参加活动,每周要为此花费大量时间,好在目前“小升初”航模还算特长。不过,据他所知,很多高中都不会有类似的课程,他考虑让儿子进入初中后,就把这门特长“掐掉”,一心读书,准备高考。

  也有中学教师向记者透露,目前高中缺乏为书法、绘画、篆刻、棋类等特长生开设的衔接课程,一旦进入满意的初中后,很多孩子便不再钻研特长,这也难怪家长们只把特长当作升学工具。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家长们应该转变观念,科学认识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要轻易扼杀。而高中校也应当从培养公民素养出发,不断开发特色课程。

  另据了解,随着高校扶持多所普通小学美育体育项目的开展,未来几年,本市小学生在体育美育方面将掌握更多技能,如何认定“小升初”特长生将成为新问题。据记者了解,市教委目前已开始着手研究相关问题。

【编辑:王硕】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