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面对“误读”走出应试困境更关键

2014年05月23日 13:16 来源:重庆日报 参与互动(0)

  有媒体采访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后报道,2017年英语将退出高考,转为社会化考试。对此,顾明远出面表示,消息“被媒体误读”。教育部发言人续梅也称,高考改革方案正在研究制定和完善之中。

  在这次“误读”事件中,当事人已明确表示英语不会退出高考,而只是进行考试时间和计分方式的调整,即使英语退出统一高考,也并不意味着退出高考,英语还是高校录取时,必须重点关注的一门学科。而有些媒体将高考改革的一些思路解读为“英语退出高考”,不仅不理性,对高考改革的顺利推进也不利。要看到,不管是英语彻底退出高考,还是对英语考试进行计分方式、考试时间的调整,这种只把目光局限于个别科目调整的方式,都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当下的应试教育格局,学生的应试负担也很难被减轻。

  事实上,舆论一再热衷“英语退出高考”这一话题,投射出的,也正是社会对英语应试化的不满。这些年来,许多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结果最后学到手的,却多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英语很多时候已经丧失了基本的沟通属性,而成为一种拼高分、找技巧的学科。因此,很多人期望通过降低英语考试的权重,甚至让英语退出高考,来摆脱英语应试化的困局。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英语真的退出了高考,数学、语文乃至其他学科的应试化问题,又该怎么解决?英语教学的问题,不也同样存在于语文、数学等科目教学中吗?

  说实在的,只要“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指挥棒没有变,只要“教招考一体化”的格局没有变,学生、家长的应试焦虑,就很难得到缓释。有教育学者就说过,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应该把学生从单一的评价体系中解放出来,应该建立让大学自主招生、中学自主教学的教育体系,通过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让学生走出应试困境。因此,谈高考改革,与其把关注焦点放在个别科目细枝末节的调整上,把精力放在某个学科是去是留的争论上,不如重新理顺思路,从根本改变教育的应试化趋向,改变单一评价的格局,放眼全局去看变革。

  变革离不开顶层设计。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到,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重申了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的高考改革思路。这些思路设计为教育改革指出了具体路径:只有在制度变革上下功夫,推进把考试评价权交给社会,把招生自主权交给大学,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学生才能真正走出应试困境。(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编辑:吴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