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拯救暴力生态中的沉沦少年

2014年05月29日 13:25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打人的三个光背男孩已经被媒体贴上了“牯岭街少年”的标签,打人的视频还在网上流传,行凶者的母亲希望能够当面道歉,群殴者戾从何来的反思远远没有结束。

  5月23日下午,发生在北京朝阳区奶西村村头的这一幕青少年暴力事件让人不忍回忆。三名围殴者的年龄也不过15岁,最大的才17岁,当他们结束拳打脚踢,搬起偌大的石头把被殴者砸晕的那一瞬,他们的内心到底有没有一丝恐惧?被群殴的少年只有十三四岁,如果不是因为三名围殴者呈现出的极端暴力色彩,他们分明也是这个社会中的弱者。

  “弱者愤怒,抽刀向更弱者。”这些年我们耳闻目睹的青少年暴力事件并不少。2013年底,广东河源7名同校女生将一女同学脱光衣服后暴打侮辱,摁到马桶内喝厕水;2014年3月4日,海南屯昌县乌坡镇乌坡中学初一女生遭同年级11名女同学围殴,被扒了衣服拍视频录像;2014年4月17日,东莞石龙镇第三中学一名学生被同班的几名同学欺负,不仅被打,还被逼吃脏布、脱裤子……奶西村村头的这一幕与其他青少年暴力事件并无本质不同,只是群殴发生地奶西村是个“大名鼎鼎”的地方,曾经两起轰动一时的涉及北京外来人员的新闻都与它有关。

  腾讯网“今日话题”栏目重点剖析了奶西村的特殊生态。大概从2006年开始,奶西村就频频以进京务工外地人聚居的城乡结合部姿态见诸媒体。2012年一个官方数据是,奶西村村域面积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11人,居住的流动人口30015人,出租房屋14210间。于是,这里的外乡人,特别是孩子们的边缘化生态越演越烈,发生青少年暴戾似乎不再那么“稀奇”。

  青少年的问题从来都不只是青少年的问题,如果一个社会的安全篱笆没有扎紧,“问题少年”终究会钻孔而出。引发青少年暴力的诱因是多方面的,社会教育的失败、所属群体被边缘化,最终导致这些问题少年的社会价值观被扭曲。“人在江湖漂,谁能不挨刀”,习惯暴力、迷信暴力,甚至炫耀暴力,都成为他们行走社会的准则。纵观每一起青少年暴力事件,施诸暴力的原因无非都是一些琐屑小事,解决之道却是“暴力至上”。对文明规则的尊崇,似乎从来不存在于这些孩子的心中。

  所以,从技术的角度讲,我们是不是应该靠加大法律惩处力度来终结青少年暴力犯罪?对此,有媒体呼吁“应设立‘暴行罪’,向暴力打人说不”,让打人者认识到可能要付出的刑法成本,这样才能大大减少社会中的戾气。

  教育的失败、法律的残缺,诸如此类原因已被媒体剖析得太多。到底如何终结此类青少年暴力事件,《东方早报》评论员沈彬在他的评论文章《正视我们的“牯岭街少年”》中指出:“头痛医头,仅仅严惩已曝光的个案中的凶手,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必须全面正视客观的霸凌(人与人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问题,才能彻底调查问题的发生机制和危害,才能给出一揽子预警、处理以及惩罚方案。”沈彬以欧美、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为例,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对霸凌问题的研究与应对。反观中国大陆,我们的舆论空间中对发生在身边的校园内外的霸凌事件却出现了失语,既没有权威调查指出霸凌的危害程度,也缺乏完善的应对机制。

  青少年暴力事件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其实它的危害程度远远超出校园以及青少年本身,危及到社会生态。几年前,在校园暴力事件刚刚成为“媒体热点”时,旅美学者徐贲就曾指出,如果学校不对学生做有关欺凌伤害的教育,学生就有可能把它当作一种人际关系常态,在成长过程中,将它有意无意带到社会中去,使之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欺凌以霸道为“本事”、以不讲理为“能耐”。欺凌进入社会,社会就会治安恶化、黑势力横行。欺凌以孤立和排斥受害人为手段,以大多数的沉默为条件。欺凌一旦成为社会普遍规范,社会便不再宽容,少数人便难以自保。在欺凌当道的社会里,谁狠,大家就得听谁的,排斥异己变得天经地义,社会正义感也变得普遍麻木。

  以此观照奶西村里的少年们,他们乃至他们的家人对于各种欺凌已经麻木。当记者在奶西村采访时,看着记者提供的视频截图,村里孩子们的反应多少有些平淡,他们更关心的多是“他打了别人还是被别人打了”。“岁数大的肯定要欺负岁数小的”。虽然多数孩子都认为“打人”不对,但已习惯了这种现象的存在。这些习惯了“欺凌与被欺凌”的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后又会以怎样的行动回报社会?想来不免让人触目惊心。

  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有正派的公民,正派的行为是从小培养的。而对于奶西村以及更多类似奶西村这样的少年们,谁又来培养他们?媒体舆论在剖析这起暴力事件时也无不纠结,一方面将施暴者归于“漂二代”,他们在权利泥沼中像野草般无序地生长着;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奉行丛林法则的“古惑仔”, 任由暴力成为青春里的残酷色彩。而说到底,这是一个被遗忘被忽视的群体的自我沉沦。

  对暴力零容忍,这是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但具体到奶西村少年身上,穿越愤怒以及对暴力迷信的挞伐,唤回那些被扭曲的少年的社会价值观,恐怕才是最有价值的关注。个体之恶不纵容,社会之伤不回避,应对青少年欺凌事件、拯救这些迷陷于暴力之中的“牯岭街少年”,从来都不是某一人的家事,而是社会之国事。(河北编辑 陈方)

【编辑:杜雯雯】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