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南2014年中考共10万余考生 海口设18考点

2014年06月23日 11:36 来源:海南特区报 参与互动(0)

  后天,参加2014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的我省10万余名初中毕业生,即将赶赴考场开始为期两天的紧张考试。据了解,今年中考,全省共设19个考区,全省18个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各设1个考区,其中海口考区共设海南侨中初中部等18个考点。

  6月26日

  6月25日

  科目 时间

  语文 9:00-11:00

  物理 15:00-16:00

  化学 16:15-17:15

  数学 8:00-9:40

  英语 10:20-11:50

  思想品德 15:00-16:00

  历史 16:15-17:15

  中考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

  6月27日

  科目 时间

  生物 15:00-16:00

  地理 16:15-17:15

  八年级生地会考时间

  合场分卷考试考生不离场

  2014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于后天开考,需要注意的是,物理与化学、思想品德与历史、生物与地理为合场分卷考试,其中:思想品德与历史为开卷考试。考试时,将先发物理或思想品德的试卷、答题卡或生物试卷,后发化学或历史的试卷、答题卡或地理试卷。合场分卷考试两科中间间隔15分钟,考生不离场,前5分钟用于回收物理或思想品德的试卷、答题卡或生物试卷,后10分钟用于发放化学或历史的试卷、答题卡或地理试卷。

  省中招办特别提醒考生,答题前务必用黑色墨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贴好考生条形码,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答题时,考生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答案和作图(作图时须再用黑色墨水笔描黑),用黑色墨水笔答主观题。主观题答案要准确写在规定区域内,不要超过大黑框,否则无效。修改时用塑料橡皮擦干净。生物和地理两科考试答题时,考生用黑色墨水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所有科目的考试都不允许携带计算器。

  考试结束前30分钟方可交卷

  根据有关规定,参加中考的考生,凭《准考证》提前20分钟(第一科提前30分钟)进入考场。考生入场时,除2B铅笔、黑色墨水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橡皮擦外,其他物品应放在考场门口外面的物品存放处,不准随身携带。严禁携带手机及其它无线通讯设备、电子储存设备、计算器、字典、词典以及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进入考场。考场内不得自行传递考试用品。

  入场后,考生按“座位号”对号入座,将本人的《准考证》放在桌面右上角备查。开考信号发出后才能开始答题。不准在答题卡和试卷上作与答案无关的任何标记。如答题需写校名或姓名时,不得写上真实校名或姓名,否则按作弊论处。不得折叠、损坏答题卡。开考30分钟后(其中英语听力开考前5分钟)不准进入考场。英语听力考试结束后,迟到不超过30分钟的考生,可进入考场参加笔试。考试结束前30分钟(合场分卷考试为第二科考试结束前15分钟)方可交卷出场。

  考试过程严禁任何作弊行为。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不准夹带、偷看、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传抄答案或交换试卷、答题卡。考生提问应先举手,得到允许后,可询问有关试卷字迹不清、卷面缺损、污染等问题。涉及试卷内容的疑问,不得向监考员询问。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须立即停止答题,将答题卡、试卷按页码顺序整理好放在桌上。监考员收完答题卡、试卷并验收无误后,考生方可依次退出考场。不准带走试卷、答题卡、草稿纸,不准在考场内逗留。

  忘带准考证相貌相符可先考

  考生若忘带或遗失《准考证》,先由监考员验证考生相貌,若与考生座位安排表上的照片相符,可安排考生进考场应考,同时经场外联络员通知考生领队,要求在本科考试结束前将《准考证》送到考场,或保证下一科开考前送到,并将情况报告考点主考。考点主考掌握无《准考证》进场应考的考生情况,如果确系丢失,由市县中招办与该生所在学校领队老师核实确认其身份;如系考生忘记带,由考生领队取来送至考场。

  对于考生忘记带2B铅笔、圆珠笔、塑料橡皮,或所带的笔写不出字,或忘记带圆规、三角板等文具的情况,考生应立即向监考人员报告,监考人员会动用备用文具用品,并通过场外联络员报告考点主考。

  考试中,若有考生需要大、小便,监考人员会报告场外联络员或正副主考安排处理。同一考场、同一时间不得有两名以上(包括两名)考生同时离开考场大、小便,监考员不得随考生离开考场。考点主考了解情况如属特殊病因,可在开考30分钟后,指派两名同性场外联络员随其前往,且寸步不离。(记者 刘泽飞)

【编辑:刘艳】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