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014广州中考补录16日开始 非户籍生补录优势更大

2014年07月15日 11:13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7月14日晚,广州市招考办在官网上发布了2014年普通高中补录计划,今年全市共有111所学校提供4406个补录机会。其中,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六中等名校仍有少量补录计划。

  符合资格需补填志愿的考生,可于7月16日8:00-15:00凭本人考生号和密码登录登录中考服务平台填报补录志愿,17日上午补录学校进行补录。考生最多可填报6个学校志愿。

  补录志愿须考生确认才生效

  补录计划对补录考生资格有限定。中考成绩480分以上,在普通高中统一录取阶段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根据补录学校的计划、范围和补录最低分数要求填报志愿。

  而报考美术中学的考生须已参加过该校专业测试且成绩不低于60分,报考广州外国语学校的考生须英语单科不低于130分。

  需要注意的是,统一录取阶段被普通高中录取、但未注册报到、已被学校注销原录取结果的考生不能再参加补录。

  与统一录取阶段填报志愿相同,补录志愿须考生本人确认后才生效,逾时未确认的志愿信息无效。考生必须认真核对所填报的补录志愿信息,并在16日下午15时前进行网上确认,切勿错过时间。否则所填志愿无效,系统不会自动确认保存。

  补录结果将于7月17日通过免费手机短信、广州招考网(www.gzzk.cn)以及“广州教育”官方微信等多种渠道公布。请考生及时登录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考服务平台个人信箱查询和打印录取通知书,并于7月17日下午16时前到校办理注册报到手续,逾期不报到的考生将被取消录取资格。

  非户籍生补录优势更大

  今年,全市共有111所学校(含校区)、4406个计划进行补录,其中面向全市范围补录的计划有1909个,包括市属公办高中计划46个,民办学校计划1071个,以及增城、从化区属公办高中的部分计划792个;其他区属公办高中2497个计划则面向本区补录。

  补录计划较多的区是白云区668个、花都区399个、增城区422个(不含面向全市范围补录的计划);计划较少的区是天河区58个、黄埔区11个、南沙区59个、萝岗区57个,这几个区的考生除了可报考本区高中,还可考虑报考面向全市招生的学校。

  在市属公办高中学校中,广雅中学、执信中学、市六中均有因未注册报到而产生的补录计划。其中,执信中学公费还有10个补录计划。在区属公办高中学校中,市一中、育才中学、市四十七中均有补录计划,部分学校的计划也比较多,如白云区市六十六中有210个、番禺区石北中学有321个、花都区花东中学有163个。在民办学校中,补录计划较多的是南洋英文学校234个、英豪学校155个、华美英语实验学校144个。

  与统一录取不同的是,公办普通高中补录计划不再区分户籍生计划和具有我市初中三年完整学籍的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计划。对此,广州市招考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着借读生的录取机会较统一录取时将有所增加。

  公办高中学校补录不降分

  特别值得提醒的是,公办学校补录时,录取最低分数要求不得低于学校原录取最低分数,如学校原来在多个批次招生的,则取各批次最低录取分数为补录的控制分数(独立招生学校的录取分数不含在内)。公办学校如在原最低录取分数上未能完成补录计划的,不再降分。而生源不足的民办学校,除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南海执信中学和中大附属中学不再降分外,其他学校可以适当降分录取,但最低录取分数不能低于480分。

  广州中考补录实行分段投档的办法,设定698分、648分、598分、548分和498分五条分段投档控制线。投档时,先对第一次投档控制线698分以上的考生,按照考生的志愿先后顺序、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投档,再对第二次投档控制线648分以上的考生继续投档……如此类推。若在分段投档控制线上未完成计划的,则投至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480分为止。

  此外,今年广州市招考办除了公布补录计划,还同步公布各招生区域、各分段投档控制线上未录取的考生人数分布情况。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分数、所在区域筛选出可以报考的学校。其次是参考分数段的分布情况准确定位,如高分的考生可报考市、区属示范性高中,其他考生可报考区属或外区公办高中。最后要充分利用可填6个补录志愿的容量,合理拉开志愿梯度,填报保底志愿,提高录取几率。特别提醒增城、从化两区的考生在填报面向全市和本区均有补录计划的区属公办高中时,要注意选择面向本区补录的学校计划。(记者 赖竞超 通讯员 穗考宣)

【编辑:刘彦领】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