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外国学子眼中的文化交流

2014年08月01日 13: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珠海8月1日电 题:外国学子眼中的文化交流

  作者 邓媛雯 陈彦儒

  “我们只是从新闻上了解中国,除此之外没有太多了解,”1日接受记者采访的Oliver告诉记者:“帮助英国人了解中国,这是我的梦,我的中国梦。”

  Oliver生于英国伦敦,是牛津大学大三学生,他学的专业是东方学。近日,他与16位来自牛津大学、伯明翰大学、哈佛大学的学生来到珠海,参加在这里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青年领袖成长营(以下简称IYLP)。

  在这批外国营员中间,Oliver汉语水平出众。据其透露,自己对中国文化以及汉语的兴趣源于高中:“我在高中的时候参与了德语老师安排的一个关于中文的社团,然后学习了一些汉语,并有机会去中国苏州的一所中学学习交流两个星期。”

  Wardah来自英国伯明翰大学教育学专业,她是第二次来北师大珠海分校参加国际青年领袖成长营,谈到之所以第二次赴华体验跨文化之旅时,她畅谈了自己对中国的印象:“中国现代大学生非常国际化,我从他们身上不仅学到了谦逊,好学的优良品质,更看到了他们的国际化思想和交流能力。”

  据了解,出生在文莱的Wardah在香港度过了7年的童年时光,后又随家人移居英国,她是一名虔诚的穆斯林教徒,每天要做5次祈祷,对食物的选材和做法也有严格的穆斯林要求。中国营员得知Wardah的宗教信仰背景后,专门收集了珠海清真餐厅信息,在完成每天的调研活动后,带着Wardah到不同的清真餐厅就餐。

  Wardah最感动的是中国大学生的热情善良,她说自己每天祈祷的时间与就餐时间有重叠,在这里,队员们总是等自己做完祈祷才开始就餐。

  就读于哈佛大学物理学专业的大三学生Joshua是英国人,他第一次来中国,Joshua表示尽管中国对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但是和思想活跃的同学们交流时完全没有陌生感和距离感:“不仅共同收获了文化知识,也通过交流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Joshua称自己参加IYLP也获得很大收获,认识到团队精神本身是由各个成员的个性或者“差异”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卓越的领导擅长将差异转化为优势,并充分发挥这些优势。

  这个假期到访过珠海渔女、农科奇观、及中山翠亨村孙中山故居的Oliver称,自己对当地旅游业与景点有了进一步了解,并与所在小组分工合作翻译了一些调研资料,他更看好IYLP给自己带来的人脉:“提供了机会跟中国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工作,结交中国朋友。”

  Wardah去年曾与9名大学生一起组队,调查了珠海海岛居民生活状况,今年她谈到IYLP对自己的帮助时说:“当我遇到困难、感到沮丧时,不禁回想起在IYLP与队员们一起进行调查实践并完成调查报告的日子,”她告诉记者:“IYLP小组合作经验帮助了我,使我更好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并能更好地处理跨文化背景问题。”(完)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