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因材施教不能仅着眼于成绩 应鼓励个性特长

2014年09月05日 16:0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根据学生成绩和老师能力、资历等情况分别将学生和老师均衡配置为若干等份,然后通过公开抽签确定分班情况。新学期开学之前,南宁二中这种平均分班的做法引起热议。

  人们关心,这种做法能否破解“重点班”顽疾?教育公平与分层教学又该如何平衡?

  抽签分班:“把每个孩子都当作种子选手来培养”

  从2012年起,南宁二中就在南宁高中中率先通过公开抽签的方式进行平均分班,根据学生成绩和老师能力、资历等情况分别将学生和老师均衡配置为若干等份,然后由班主任抽签确定分班情况。抽签仪式公开举行。

  记者近日在南宁二中现场观摩了2014级新生平均分班过程。参与抽签的包括学校领导、各班主任、南宁市教育局督察组、校外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记者看到,南宁二中2014级共1229名学生被划入从“A”到“6A+”的7个成绩档次,此外,还按生源地和性别进行了均等划分,计划组成22个班级。

  记者看到,学校工作人员将装有标着1到22个数字(分别代表22个班级)签纸的抽签箱分别交班主任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检查之后,现场22名班主任轮流上前抽签,展示签纸并签字确认,随后领到签纸所对应班级的学生名单。抽签后组成的班级每班55或56名学生,各档成绩的学生比例、本地外地学生比例和性别比例都比较均衡。

  “这种分班方式比较均衡,也比较公平”,在现场观看抽签的学生家长韦红谨说,“这样一来,家长也不必为孩子争取上重点班而烦心了。”南京二中副校长徐华说,学校想给老师们传递一种这样的意识,就是“要把每名学生都当作种子选手来培养”,只要你努力,你的班级就可能成为优秀班级。

  南宁二中校长农光学坦言,未进行抽签平均分班之前,很多家长都通过各种方式想办法“择班级”“择名师”,学校面临很大压力,“抽签分班既实现了师资和学生的均衡配置,有效激发了老师的积极性,更杜绝了暗箱操作的可能,做到了公平公正。”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重点班顽疾、促进均衡教育,近两年来南宁市要求各高中取消实验班,平均分班。南宁市教育局纪委书记韦家甫介绍,今年教育部门向全市全部10多所示范性高中派出督察组,现场监督各校平均分班情况。

  重点班“情结”为何挥之不去?

  “不是说电脑编班的吗?不是说没有重点班的吗?为什么还是这样子?”一篇题为《重点班啊重点班让小孩没了信心让家长寒了心》的帖子最近在广西本土网络论坛“红豆社区”引发热议。这位网友表示孩子上初中,“高高兴兴去学校,回来的时候却是一脸灰心和失望,因为他被编到了普通班。”

  虽然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但在现实中这一现象却屡禁不止。一些学校虽无重点班,但却开办“实验班”“创新班”等特殊班级,给予最优质的师资和生源配置,实则与重点班并无差异。

  重点班“情结”为何总是挥之不去?受访人士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条子”背后的特权意识作怪。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重点班”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身份,而不像分层教学。观察现有“重点班”乱象,从“择校”到“择班”“择班主任”,背后的一个重要推手就是特权带来的“条子”。

  二是对于分层教学认识的误区。基于学生禀赋差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分层教学确实有其科学合理性,但现实中的“重点班”距离分层教学却有很大差距。首先是学生意愿未得到尊重,而划分标准又与成绩或“关系”等因素相关,在师资配置上又存在明显差别,这种人为带来的不公不仅伤害了学生,也打击了非重点班老师及家长的积极性。

  三是传统应试教育的思维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很多学校设置重点班的目的是希望以最优师资教最优学生提升升学率、打响知名度,从而带来“政绩”或经济效益;而不少家长之所以千方百计想让孩子进重点班,也是看重“重点班”可能带来的更大的升学希望。

  教育公平与因材施教如何平衡?

  受访人士认为,“抽签分班”引起较大反响,体现出在当前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形势下民众对于教育公平的强烈诉求,但与此同时,如何在实现教育公平的同时兼顾因材施教也需要关注和探讨。

  “说实话,最开始实行抽签分班,也是学校为了应对重点班带来的各种压力而迫不得已采取的措施”,南宁二中一位校领导说。农光学也坦言,“抽签分班”虽然从形式上实现了师资配置等方面的公平,但仍是一种“低层次的公平”。“一方面,学生和以往一样处于被动处置,缺乏选择权,另一方面从教学效果而言,按成绩均衡配置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兼顾到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因材施教。”

  对此,一些专家表示,应在保障教育公平的基础上,科学认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内涵,不断探索让不同禀赋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化发展的教育新模式。熊丙奇表示,因材施教不能仅仅着眼于成绩和分数,还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组织多种形式“分层教学”。应该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权利,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内容。所有的探索和创新也都必须注重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公开、公正。

  近年来,北京、沈阳等城市的一些学校就探索出了“分层走班”的教学新模式。在北京十一中学,学校取消行政班,推行走班制,对于语文、数学等必修课学生可根据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选择不同层级的课程,学校还提供多个领域的上百门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确定课程表。沈阳市120中学也对高考科目必修课实行分层、选修、走班,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成绩以及学生个人的意愿和兴趣。

  熊丙奇同时强调,要让这些改革最终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对学生的评价标准特别是高考制度的改革,如果高考仍是实行单一评价标准,所有的课程改革都会以碰壁失败而告终。(记者向志强)

【编辑:刘彦领】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