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谨防假农家子弟蹭高招扶贫名额

2014年09月15日 08:50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在高考改革背景下,各地重点高校招生政策通过多种方式向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倾斜。海南一贫困县老师称,越来越多县城领导不再送子女到省城读书,而是送往贫困县高中就读,与农村孩子争夺政策照顾机会。(9月14日新华网)

  为了高招公平,我们曾经设计很多的照顾性政策,如各种各样的加分项目。如今,包括体育加分在内大多数的加分项目都已被明确取消;原因在于,我们当初为公平而留设的口子,总是被逐利者发现为寻租与造假的“捷径”。只要有优惠项目存在,就会有权贵人群通过各类途径去争夺,使政策执行走到设计初衷的反面。不幸的是,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似乎也正在走着同样的路径。

  毋庸讳言,在城乡基础教育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下,重点高校扩招农村学生是促进教育公平、机会公平的良好举措,有助于拓宽农村孩子成材的渠道,推动社会阶层合理流动。换言之,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是对教育资源严重不公的一种再矫正。其中的积极价值,怎样强调也不会过。正因为如此,国家强调要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但是,这一优惠政策能否良好实现政策初衷,新华社的报道无疑敲响了一记警钟。

  官员将子女送到贫困县的超级高中读书,再通过关系给子女改回农村户口,就能享受面向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与农家子女争夺高招扶贫名额——谁都看得出来,这是巨大的不公。但是我们除了骂某些官员厚颜无耻之外,也不得不承认“只要有漏洞,就会有人去钻”,本就是常识。不止某些官员会这样做,有钱有势者皆看得见钻空子的机会。更可怕的是,我们除了谴责不道德,除了呼吁严监管之外,似乎根本没有堵漏的良方。

  在可预见的未来,在加分造假的通道被取缔之后,也许会有更多的权贵子女,争夺高招扶贫的名额。这不只是一个道德问题,这更是一个制度问题。假若制度的漏洞依旧存在,道德的谴责就是无效的。所谓高招扶贫计划,最大的漏洞就在于,它只能“定向”到某个贫困县,却无法“定向”到贫困学生。而哪怕是再贫穷的贫困县,也总会有相对意义上的富人,可以让孩子享受好的教育资源,这个群体绝不只限于那些二代。

  定向不准的问题,是定向招生制度最大的问题所在。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的办法还是要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尽最大努力实现教育均衡,让哪怕是最贫困的地方也有全国统一标准的教育硬件和师资力量。这个目标肯定无法一蹴而就,所以定向高招扶贫计划眼下仍需维持;作为配套举措,有必要实行对相关录取情况的全面公开,以便接受社会监督。与此同时,要尽可能具化定向招生的针对性标准,减少被钻空子的可能。(舒圣祥)

【编辑:吴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