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英国教育者向中国“取经” 学者呼吁理性看待

2014年11月19日 13: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太原11月19日电 (李新锁)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教育大臣最近提出应该向中国教育“取经”,重拾“填鸭式教学模式”,因为中国模式比英国专注于个体学习的模式更有效。对此,中国一些学者、专家呼吁理性看待。

  《每日邮报》报道,不久前,英国政府曾安排70余名小学数学教师到中国上海观摩教学。研究人员发现,中国儿童取得的数学成绩要比同龄英国儿童高30%。据称,直到20世纪50年代,“填鸭式教学”在英国仍然很常见。那时,老师在讲台上用黑板板书上课,向学生提问来测试他们的听课程度,所有学生坐在下面听老师讲。

  因为进步教育工作者批判这种模式过于“独裁”,此后,英国小学教育一直实行“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日前,英国教育大臣尼克·吉布有意“让全国学校采取全班教学的模式,尤其是在数学和科学的教学上面”。不过,英国媒体称,这一提议将会激怒教育机构的许多人士。

  有意思的是,就在英国官方主导向中国“取经”时,中国教育学界、民间要求改变“填鸭式教学”,倡导学校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呼声从未减弱。

  长期以来,中国“应试教育”承受着扼杀学生个性、“唯分数论英雄”的争议,众多教育学者、学生家长致力于改变这种状况。现在,很多中国学校把“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教学宗旨,尽管校方并未真正做到这一点。

  对于英国“取经”中国教育一事,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无可否认,中国“填鸭式”教学在应试教育上确有成绩,但这是以学生“学校学习加校外补课”的时间付出为前提。

  熊丙奇说,中国学生的知识教育在全世界也是领先的,但“一刀切”应试教育忽视个性发展、扼杀学习兴趣、挤占学生发展综合素质的时间。在学校、教师拥有办学、教育自主权的英国,官方很难推行“填鸭式教学”。

  针对中、英教育差别,山西省社科院学习科学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为愿表示,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国教师对学生普遍的培养、训练,能帮助大批资质普通的学生提升成绩。中国教育的矛盾是没有把多元选择权交给学生、家长。鉴于教育对学生发展影响很大、无可逆转,教育改革应循序渐进,走改良道路。(完)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