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015年艺考招生拉开帷幕 政策变脸或迎最难艺考年

2014年12月29日 09:11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12月20日,在河北省邯郸市心连心舞蹈艺术中心的练功房内,舞蹈专业艺术生们正在练习基本功。 中新社发 郝群英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徜徉在艺术的殿堂,是许多少男少女的梦想。但是当梦想一旦被叠加上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就变得不再轻松。小宝、然然、闻闻、念念,是河北省邯郸市重点中学的高三年级舞蹈专业艺术生,四名漂亮的17岁女孩在学校里被视为“女神”。为了迎战不久就要到来的艺术专业考试,四名艺考女神在心连心舞蹈艺术中心的练功房内紧张备考。她们每天要在这里练习十个小时,弯腰、劈叉、旋转……而后是一遍又一遍反复的技巧训练。高强度的练习,她们的舞蹈鞋一周就要穿坏一双,翩翩的舞姿重复再重复,直至...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距离高考还有半年多时间,怀揣明星梦想的艺考生们却已经开始奔波在赶考路上。眼下,2015年全国艺术类高校招生考试已经陆续拉开帷幕。根据前不久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意见,明年开始,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这一教育新政,让不少人觉得艺术之路进入“最难艺考时代”。备考已近一年的艺术特长生,如何“迎战”变化后的艺考新规则?

  最近几天,河北邢台的艺术类考生小林就马不停蹄的在几个不同城市的不同学校之间来回穿梭,为了迎接心目中最重头的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的考试,他现阶段已经完全停止了文化课的复习,每天全部精力都用在上各种培训班上,为专业考试进行最后冲刺。

  小林:投入几万了吧,学习舞蹈、声乐和课外补习。

  而安徽蚌埠一中张紫豪今天上午却还在补习文化课。对于文化课的难度的调整,他认为现阶段最大的挑战就在于文化课。

  张紫豪:觉得很难,并且我也和很多老师沟通过,他们也觉得现在越来越难,但是我个人觉得还是有必要的,因为毕竟这个行业现在人越来越多,就通过这种方式来更好的优化这些人员,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

  艺考高烧持续,燃烧的不仅是考生们东奔西走的赶考热情,还有家长们口袋里的银子。石家庄的考生家长吴女士说,自己的孩子报考的是声乐专业,考试时需要钢琴伴奏,仅这一项就投入巨大。

  吴女士:一首歌就是200块钱,有初试有复试,还有不同的学校,算下来,光钢琴伴奏就得好多钱,这也是超出我想象的。

  为了提高录取几率,几乎所有艺考生都会报考多所院校。但尽管如此,他们说心里依然没底,因为像表演、播音主持等最热专业都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

  学生1:一共报了大概10所左右。

  学生2:实在是烧钱还吃苦受罪的事。

  2014年艺考新规明确规定,美术生和音乐生的文化课分数线分别不得低于同批次普通生的70%和65%。2015年艺考政策进一步收紧,除全面实施省级艺术专业统考外,文化课分数线较2014年还将有继续提高的可能。艺考生是否迎来“史上最难艺考年”呢?对此,武汉大学招生处处长王福表示:

  王福:一年来重中之重的还是在落实教育部发的4个配套文件,这四个文件没涉及到艺术类招生的事儿,所以常规来说,艺术类招生还会更多沿用2014年的政策,当然参加人数可能会增加,有一部分学校可能会提高对文化课的要求,有一部分会调整,但是还不能说是史上最严。

  那么,文化课分数的提高是否会打压了艺术专业表现优异的学生?对此,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主任王竞表示:

  王竞:像我们这种考试是分成A类考和B类考,A类考就是以专业为侧重的,B类考是以文化课为侧重的,这就是给有才华的孩子和成绩好的孩子都留了入口。如之前我们前面入取的A类考的孩子会有个比例,有名额限制,就是一定你的专业是非常非常好,这样我们的文化课可以是相对稍低一些;B类考是,如果专业课没那么充分的条件,但是文化很好,我们通过面试觉得你的接受能力和关注专业方面还可以,那就参加文化课考试,最后考高考成绩来录取。所以这两种考试是为不同类型的人都留了入口。

  21世纪教育考试院副院长熊丙奇提醒考生和家长,在艺考门前,一定要先审视一下自己是否真正具备参与竞争的实力。选择这一行天分、努力、运气、财力缺一不可,半路出家,一掷千金,结果很可能是适得其反。

  熊丙奇:一直以来,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是以“曲线高考”的态度来对待艺考。调查显示大概只有10%的艺考生是有艺术兴趣的。艺考生应明确自己究竟有怎样的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而不是仅仅为了混一张文凭。要让艺考回归理性,关键在于所有考生要回归理性。

【编辑:李欢】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