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补丁衣服”已失勤俭教育的语境

2014年12月30日 15:36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给孩子穿打补丁的衣服到学校,竟然被老师责令“整改”,言之“丢了学校和班级脸面”?近日,江苏常州化龙巷论坛里的一则网帖让围观的网友震惊,争议之声四起。被视作俭朴象征的“补丁”,如今竟然和“脸面”画上了等号,部分网友开始议论起这则网帖的真实性。教育专家表示,给孩子进行俭朴教育的方式其实远不止“补丁衣服”。

  一则未经证实的网帖掀起一场话题之争,不仅反映了社会勤俭观念的变迁,更折射出当前教育方式的匮乏。今天,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勤俭节约教育,“这是一个问题”。

  客观讲,“补丁”跟“勤俭”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物质匮乏时代的“缝缝补补”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和将就。家长让孩子穿带补丁的衣服上学,颇有生搬硬套的意味,不仅很难达到勤俭教育的目的,还可能对孩子造成心灵伤害。

  不难理解,在多数孩子眼里,“补丁衣服”已是一种非常尴尬的存在,因为扎眼,很容易使当事孩子成为群体中“异类”,造成不良心理影响。而老师称之“丢脸”,责令“整改”,虽然用词欠妥、涉嫌夸张,但并无恶意,甚至可以说初衷是好的。

  事实是,在现在,曾经被视作俭朴象征的“补丁”,既不能和“脸面”画等号,又不能和“勤俭”画等号,因为“补丁衣服”存在的具体历史语境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家长的一片苦心可以理解,只是其做法过于机械;老师的反应明显过激,但也是社会生活方式的一种真实体现。

  现在,家长中支持派和反对派泾渭分明,谁也说服不了谁。“补丁话题”就像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了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的变迁,更折射出对孩子教育方式的匮乏。在独生子女家庭占主流的时代,如何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美德成了一个大问题。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式的溺爱当然不利于孩子成长,但是生搬硬套式的教育方式同样不可取。除了过度溺爱和另类的勤俭教育,如何探索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是摆在所有家长面前的问题。陈广江

【编辑:孙静波】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