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银行收费明码标价引调查:引入合理竞争才是根本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4月12日 13:5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银行收费名目繁多、标准不一的混乱状况一直备受诟病,为此银监会要求,各银行在3月前完成对不合理收费、不规范经营行为的整改,4月1日起在各银行网点、网站公布的新版服务价目表执行。新版服务价目表执行已有10余天的时间,“明码标价”是否真正意味着银行收费项目得到合理化,老百姓何时才能满意银行服务等问题引发各方思考。

  银行:收费公示不明晰,对上应付对下糊弄

  从4月1日起,记者连续走访了多家上市银行网点发现,很多网点并未在醒目位置公示收费细则,有些网点公布的收费项目却成了“删减版”。

  在合肥市火车站附近的交通银行一门店,营业大厅的滚动屏上,少量服务收费项目与基金、理财产品信息一起滚动播出;在合肥市一家农业银行,记者仔细寻找,发现保安问讯处挂上了十几页的《中国农业银行服务收费价格目录》却问人问津。

  记者登录多家银行官网发现,多家银行至今仍未按要求在其官方网页上公示相关服务收费价格明细。只有工行在首页公布了“电子银行”版收费标准,交行、建行等均未见公示。

  以短信服务费为例,建行按3元/月收取费用,工行第一年免费,之后按照正常价格收费。据银行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机构服务是银行的重头,收费价格浮动很大,因此在收费项目里大多数项目都是未标明的。

  也有部分银行存在实际收费与公布目录不符的情况。有消费者反映在某银行存款时发现,价目表上小额账户管理费收费标准为“最高每季每卡9元”。而银行工作人员告知,这仅是总行的统一规定。实际如果个人账户日均存款余额低于500元,每月则要收取1元的管理费。

  “合理”收费背后是消费者话语权缺失

  本应公开透明、明码标价的银行收费,多年来一直存在“漫天要价”的混乱现状。然而,如今的“明码标价”是否就意味着银行收费真正实现了合理化呢?

  在中国建设银行新站支行,记者看到门外的大屏幕上滚动着“合规收费、以质定价、公开透明、减费让利”的字样,刚刚离开柜台的陈先生说:“我现在短信通知服务每个月依旧要收取的,还有金卡用户每个月扣3元,就算我们什么都不做,这个钱也还是要扣,这叫‘合理’吗?”

  正在办理理财业务的董女士告诉记者,一年前,因办理女儿出国的相关手续,她来到位于合肥市阜阳路上的一家工行打印存款对账单。当时银行表示,只能免费提供半年以内的对账单,超出半年前的,则需收取一定的费用。

  面对这样的情况,安徽省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张纯表示很无奈:“消费者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业务员,而是庞大的银行业体系,当消费者在遇到不公时,业务员会解释‘这是上面的规定’,当他们有规定时,消费者投诉也是白搭。”

  据有关人士介绍,2003年《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时,银行的服务项目仅有300多种,现在已发展到超过3000种,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对全国范围内的银行乱收费进行重点整治。要求4月1日起各银行必须公布所有收费项目细则。

  那么,老百姓在银行服务性收费价格的制定上到底存在多少话语权?“可以说没有。银行现在只是把争议较大的收费项目剔除,把不告知变成告知。在调整新的收费目录时,仅是几大国有银行之间相互沟通,并没有征求老百姓的意见,老百姓只能被动接受。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上说是损害了老百姓的知情权、选择权,违背了公平的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带有强制性。”

【编辑:孟欣】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