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工行定点扶贫工作纪实:十七载扶贫情暖秦巴山区

2012年05月29日 09: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资料图片  

  1995年初,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中国工商银行正式进驻位于四川秦巴山区的南江县、通江县及达州的万源市开展定点扶贫工作。17年来,工商银行通过单位捐助、员工捐款等途径筹集扶贫资金和物资8000多万元,无偿支持定点扶贫地区的扶贫开发和教育、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此外还先后投入了约3亿元贷款资金支持当地的扶贫开发项目。

  科技扶贫——助力乡村致富

  万源市属于国家确定的秦巴山区范围内的重点扶贫县,也是四川省确定的革命老区连片扶贫攻坚县,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为加快万源市山村农民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自2006年以来,工商银行大力扶植万源农业畜牧产业发展,共捐资140余万元,并与国际小母牛组织进行项目合作,分别在万源市白沙镇(往川坝村、青龙嘴村)和花楼乡(马鞍山村、三堡溪村和董家梁村)开展养殖项目,向小型农户提供畜禽、技术培训及相关服务。工商银行扶贫干部则积极调研项目实施情况,走访受惠乡镇、村社,并与国际小母牛组织就如何进一步提供产业扶植能力进行持续研究。截至目前,工商银行为该产业项目捐资总计超过460万元,共为262户农户提供黑鸡3500只、优质母猪300头、能繁母牛140头,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均得到了充分体现。

   项目培训改变了农户传统的饲养管理方式。受助农户做到了定时、定量、定质饲喂项目牲畜并给清洁饮水;长期保持圈舍清洁卫生、通风采光,给项目牲畜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生产环境;定时给项目牲畜接种各种疫苗;做好驱虫健胃及动物保健工作;推行无公害标准饲养牲畜;随时观察能繁母牛发情情况,做到适时配种;做好母牛的产犊及保育工作,提高产犊成活率;做好雏鸡饲养管理防疫工作,保证旧院黑鸡成活率。

  项目的实施也给社区带来新变化,人居环境和周边卫生得到了根本改变。项目牲畜圈舍得到改造,项目牲畜生存生产环境得到改善,项目规范改(新)建标准圈舍550间4400平方米,为项目牲畜提供了一个通风、干燥、卫生、采光、保暖的生长环境。农户的环保意识也增强了,积极种草、种树,春季种植牧草260多亩,种树3600余株,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或分级净化后还田还地,减少污染,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记者看到,庭院干净整洁了,社区环境优美了,农户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

  更为重要的是,项目还培养了一批致富带头人,带动乡村走上脱贫致富路。黑鸡在5年内完成传递3批,进一步传递农户210户。能繁母牛进一步传递农户70户,优质母猪进一步传递农户200户。项目农户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白沙镇项目农户现存栏旧院黑鸡9000余只,项目实施以来养鸡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户平年增收1200元以上;花楼乡项目农户能繁母牛存栏284头,产仔142头,通过育肥出售实现收入55万余元,饲养户养牛收入均在3200元以上。

  绿色扶贫——支持新型农村建设

  在总结过去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工商银行积极探索实施“绿色扶贫”工作的新路子。经与当地政府协商,该行将通江县陈河乡、南江县长赤镇和万源市茶垭乡的10余个乡村作为“绿色扶贫”试点村,自2008年开始累计投入800万元,建成沼气池近千口,并对所在乡村及农户的配套道路、庭院、厨、厕、圈、坝等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和完善,形成了“畜、沼、果”“畜、沼、菜”“畜、沼、粮”等多种生态家园模式。同时,该项目与地方政府实施的重点乡村综合整治、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等工程实现了有效整合,起到了明显的项目带动及放大作用。绿色扶贫项目的实施还减少了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减轻了劳动强度,有效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了农民居住及生产生活环境,有助于推动农产品生产无公害及资源的循环利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均得到了充分体现。2011年,在前期绿色扶贫试点的基础上,工商银行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根据当地政府扶贫纲要规划和连片开发工作计划,投入134万元在南江县长赤镇林家村、万源市茶垭乡重点开展沼气绿色能源建设,新建沼气200口,并配套完成改厨、改圈、改卫等工作,同步提升新农村环境卫生水平;捐资66万元在通江县陈河乡启动了通江段木银耳栽培项目,资助农户开展银耳育种、耳堂建设等,引导打造“饲料-养殖-能源-肥料-种植”等绿色产业经济一体化链条,不断提高自身造血能力,促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值得一提的是,工商银行紧密配合当地政府新村建设规划和整村推进思路,捐资120万元,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实施了“溪桥工程”,资助15个自然村,每村架设一座桥梁,解决汛期当地孩子上学和村民出行困难的问题。工商银行还出资35万元实施了乡村道路硬化工程,支持了民胜镇周子坪村近2000米村道和产业园区道路水泥硬化建设,新建道路则被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为“工行惠民路”。同时,工商银行向通江县诺江镇石岭村、南江县光雾山镇焦家河村捐款10万元,推进实施“五改三建”( 五改:改路、改水、改电、改变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三建:建致富产业、建小康家园、建和谐社区)新农村建设。为切实解决老区人民生活环境问题,该行还捐款30万元支持高山移民工程,有效改善他们吃水、交通、医疗、上学等难题。

  教育扶贫——用爱播种希望

  冉启顺,四川省万源市高中一名普通的高三学生。2011年,他以522分的成绩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在当地人看来,冉启顺是个典型的苦孩子,父亲冉继龙患有小儿麻痹,三级残废,母亲在他将满三岁时,离开了他和他的父亲,至今他已完全记不起母亲的样子。妻子离开后,儿子成为冉继龙唯一的希望和寄托,身体残疾的他没有能力像村子里的大多数男人一样,到外地打工,赚钱养家,只能靠种田和低保勉强维持生活,如何让冉启顺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无忧无虑的上学,是这个残疾父亲生活最大的动力,也是最大的难题。10几年来,冉继龙用他仅有的一条健康的腿和一只健康的手,顽强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拼尽全力为儿子撑起了一片蓝天,尽其所能为儿子创造了一个普通孩子可以拥有的生活。终于盼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让父亲无比欣慰,但难以承担的各项费用又让他万分为难。最终,工商银行及时捐助的5000元让这对相依为命的父子度过了难关,帮助冉启顺翻开了他人生中崭新的一页,更让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放下了心里那块最重的石头。当冉启顺被问及今后有什么打算,他讲了作为儿子最朴实的理想:“踏踏实实走完大学四年,然后出来找一份好工作,让父亲过上好日子。”

  在工商银行资助贫困大学新生的活动中,记者看到、听到了太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本着“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原则,工行已先后捐款1400万元在南江县、通江县及达州的万源市等定点扶贫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扶贫助教活动。

  2003年以来,工行在定点扶贫地区连续举办了九届“中国工商银行优秀山村教师评选活动”和八届“中国工商银行优秀贫困大学生助学行动”,每年分别选择60-200名扎根山区教育工作的优秀乡村教师和品学兼优但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新入学大学生,分别资助1000元/人、5000元/人。截至目前,工行共资助优秀山村教师550名、贫困大学生790名,资助金额达450万元,使贫困大学生和山村教师得到了社会的持续关注,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与此同时,优秀的高中生也是工行帮助的对象。该行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捐资90万元,实施了“新长城高中生自强班”项目,选择定点扶贫地区150名(每个县50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习成绩优秀的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资助,每人每年1800元,连续资助三年,帮助其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开启未来、成就梦想。

  2002年以来,工行先后向定点扶贫地区捐助资金约400万元,建设了9所希望小学,修建教学楼、宿舍楼和操场,改善了贫困地区的教学条件,为当地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力帮助。为解决定点扶贫地区教学设施设备短缺的问题,十多年来工行帮助定点扶贫地区5所中小学开通了多媒体远程网络教学,学生用床600张、学习用具等近3.3万件,捐赠图书2万余册,价值300多万元,促进了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如2003年向通江县实验小学、碧溪乡小学等10所学校捐赠了价值8万余元的28套《希望书库》和书柜。2010年参与扶贫基金会 “2010年灾区及全国贫困地区学生关爱行动”项目,捐资35.6万元向定点扶贫地区部分小学发放3001个学生型爱心包裹(包括基础学习文具、美术用品及手工课用具共计134件),先后捐赠课桌、板凳等690多套,改善了学生学习和住宿环境,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此外,工行还组织实施了“爱心小厨房”工程。因当地交通不便,学生中午放学无法回家,而农村学校囿于经费投入不足,未配备学生厨房及相关设施,工行定点扶贫地区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存在中午就餐难问题,很多学生甚至中午干脆不吃饭,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学习和身体发育。针对这一情况,工行捐资180万元,为48所贫困地区学校搭建了厨房并配备炉灶、餐桌、餐具等用餐设施,惠及4万余名学生。

  卫生扶贫——解决百姓看病就医难题

  张闽,21岁,家住赶场镇六角垭村一社,爱心卡编号:MYNJ201004179—49,是由中国工商银行爱心捐赠、中国扶贫基金会负责运作的“母婴平安120行动”项目的扶助对象中的一员。据了解,张闽家住高山地区,人均土地仅0.5亩,家中4人,父亲因患肺癌,先后在华西医院、巴中市人民医院及本地医院治疗,用去医药费7万多元,大部分借自亲戚、邻居,家中早已一贫如洗、债台高筑,加之张闽此次怀孕系双胎,在孕5月时产前检查发现她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双下肢浮肿至不能正常行走,产前先后在县级医疗单位住院治疗4次,她娘家父母把家中所有能卖的东西都变卖了为她治病,家中的经济情况根本无法允许张闽继续进行治疗。

  2010年4月16日,张闽在南江县妇幼保健院剖腹产下两女婴,小女由于出现湿肺综合症入新生儿科救治2日后恢复,花费医药费3574元,经农合给予报销1603元,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报销400元,“母婴平安120行动”项目给予补助540元,自付的1031元由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做为特困救助对象全部报销。张闽丈夫岳文随后感动地说:“感谢政府、感谢工行、感谢扶贫基金会及保健院全体医护人员,我会永远记住并告诉两个女儿记住你们的恩德,祝好人们一生平安。”

  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母婴平安120行动”项目总计投入120万元,帮助了南江县、通江县和万源市三个县市总共2000名母婴。项目对受助人员发放统一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卡片”,让受助家庭充分了解该项目的基本情况。中国工商银行的爱心捐赠同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事实上,“母婴平安120行动”项目只是工商银行卫生扶贫的一个缩影。为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2002年以来工行先后捐资980余万元,着力帮助改善当地医疗落后状况。其中,420余万元用于资助通江、南江两县6个镇建设标准化的乡镇卫生院,援建了万源市白杨乡泉溪坝村、青花镇窝窝店村、太平镇坪长村、新店乡十里坪村等8个“博爱卫生站”,如资助诺水河博爱医院改建门诊综合楼、新增医疗用房2960平方米,增设病床20张,大大改善了当地农民的就医条件,使10多万农民群众受益。为了改善当地落后的医疗设备状况,工商银行向定点扶贫地区捐赠4台救护车辆和各类医疗器械、药品共计270余万元。此外,工商银行还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合作发起了“中国工商银行光明行”活动,捐资170万元,资助定点扶贫地区17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使三县(市)所有贫困白内障患者摆脱了病患折磨。

【编辑:曹文萱】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