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评论:对日元直接交易增强人民币汇率自主性

2012年05月31日 09:58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日前发布《关于发展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市场的公告》,宣布自6月1日起银行间外汇市场完善人民币对日元的交易方式,发展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日元将成为继美元后第二个与人民币开展直接交易的主要外国货币。接受采访的专家积极评价这一举措,认为其有助于降低企业汇兑成本,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有利于形成人民币对日元直接汇率,完善我国外汇市场。

  惠及两国消费者和贸易企业

  目前银行间外汇市场市场成员主要参考境内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国际市场美元对日元汇率的套算价格进行人民币对日元报价和交易。这一间接交易方式不易形成真实的汇率价格,同时也容易因美元汇率的波动而给双边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汇兑损失。此外,中国和日本间的贸易通过美元结算,还需要向美国联邦储备局支付手续费,导致两国的交易成本增加。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两国实现日元与人民币的直接交易后,预计每年可节省30亿美元的手续费。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认为,推出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包括未来可能推出的对欧元的交易,将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透明、价格更真实,有利于企业汇兑成本的降低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志杰表示,“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做市商直接报价而不用根据美元套算,能够有效降低对日元汇率买卖的价差,进而降低有关交易的汇兑成本。”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则表示,这是一个惠及消费者、贸易企业以及国家战略的举措——对消费者而言,可以更方便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支付方式;对企业而言,能够享受到交易成本下降带来的规模增长效应;对两国政府而言,有利于推进中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也有利于活跃东京外汇交易市场。在目前欧元区经济低迷和欧元前景不明的背景下,发展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将促进中日双边贸易,中国企业也将增加对日投资。

  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重要一步

  数据显示,在我国众多的贸易伙伴中,日本是除欧盟、美国、东盟外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双边经贸往来密切。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推出人民币和日元的双向询价交易可以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增强人民币汇率的自主性,更加尊重市场的力量,为未来人民币进一步增强弹性,从而转向参照一揽子定价奠定基础。发展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可以提高人民币可兑换性,增加人民币被接受程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丁志杰说。

  开展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对完善我国外汇市场有重要意义。但未来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可能因中间价形成方式改变而波动加大,企业和银行应注意管理汇率风险。”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提醒道。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时机,人民币国际化走什么路线会更稳妥,孙立坚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一定要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成熟度相匹配——过于超前,要提防日本当年泡沫经济崩溃的风险;过于滞后,经济增长方式又可能因为缺乏财富管理能力而不能摆脱被动的格局。要抓住现在的时机强化国内金融体系,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不断推进“能够承受风险和化解风险”的制度建设和市场培育机制建设。

  有利于中日韩自贸协定的推进

  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的开启,“对现在正在推进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孙立坚说,东亚国家共同的特征是出口导向,中日都是美国的大债主。发展货币直接交易可以减弱对美元的依赖,提高亚洲货币汇率定价的自主性,有利于形成均衡的国际货币体系。当然,各国受益的程度取决于国际分工的格局以及市场的接受程度,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只要各方坚持自由贸易和投资的理念,那么各国都可以获得利益”。

  发展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会否改变两国外汇储备中对方货币的占比?对这个问题,孙立坚认为,中国外汇储备中对日元国债的持有比例,是长期持有还是短期持有,取决于日本政府财政赤字的控制能力是否提高,取决于日本经济是否进入稳定的复苏阶段,也取决于日本金融市场投资者的判断。当然,中国债券能否被日本接受或者作为日本的储备资产,日本如何持有中国债券也取决于中国的竞争力。

【编辑:曹文萱】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