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伯南克如坐针毡 是否推QE3犹豫不决

2012年08月31日 10:1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本周末,一年一度的全球央行领导人会议将在美国怀俄明州杰克森霍尔举行,由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两年前曾在该会议上宣布推出QE2,也因此当仁不让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

  伯南克在24日答复美国国会众议员艾萨询问货币政策走向的书面信件中说,美联储此前采取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取得了提振经济的效果,目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仍有空间”。伯南克表示,美联储将紧密关注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动态,如果有必要的话,将进一步推出宽松货币政策举措,以刺激美国经济更快增长。

  值得玩味的是,欧洲央行在紧锣密鼓,筹措新国债购买计划的当口,28日突发声明称,原本要在年会上发表讲话的央行行长德拉吉因工作繁忙,将不会参加杰克森霍尔央行年会。

  推出QE3的可能性为45%?

  伯南克将于8月31日在美联储年度经济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市场人士在等待他是否会透露采取何种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市场则欲从中寻找美联储新一轮购债计划前景的线索。但是,对于美联储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各方有着太多的猜测尚未得到答案。

  伯南克说,包括美联储购买了2.3万亿美元证券的两轮量化宽松措施在内,以前的刺激措施有助于推动经济更加强劲复苏,而且有助于预先阻止经济陷入通缩的可能。

  有分析师认为,投资者将在此次会议上得到如下方面的暗示:美联储可能会在何时启动印钞机。一项汤森路透发布的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投资者认为距离QE3的推出已经不远;不过,美联储在9月推出QE3的可能性为45%。

  “从理论上来说,对美联储来说,出台量化宽松政策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中信银行总行国际金融市场专家刘维明表示,QE3是否出台要考虑两个主要因素:一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经济疲弱至经济结构问题显露时,再大的量化宽松政策,作用也会递减,效用甚微。二是,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对未来的通胀会带来很大的隐患,而这对央行的信用来讲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也认为,伯南克在上次议息会议上,只是给了暧昧的表态,没有给人们清晰的界定。如果真的进入新的量化政策,美国也会担心通胀太早来临,届时,美国就要加息而不是减息了,美国的经济还未完全恢复,就匆忙跳入加息周期是没好处的。

  瑞银表明,伯南克的讲话会解释美联储推出进一步宽松政策的机制,但进一步的宽松需要基于就业市场表现。

  扭转操作等同于量化宽松

  目前,美联储尚未采取新的行动。因为部分美联储官员希望看到市场和经济对扭转操作的反应。据了解,美联储9月份议息会议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决定是否用直接的债券购买计划来取代扭转操作。

  “扭转操作”某种程度上等同于量化宽松。被各国央行视为量化宽松的可替代操作选项。由于2012年6月21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延长扭转操作至2012年年底,规模为2670亿美元。自此以后,“扭转操作”也被用来特指美联储在第二次量化宽松到期之后,可能出台的变相QE3货币政策。

  扭转操作的程序简单来说就是,出售短期国债并买入长期国债。它的效果几乎和QE一样,因为都可以压低长期利率。唯一不同的是,过去美联储通过直接购买债券来扩大资产负债表,现在却因为卖出了等面值短期国债,使资产负债表规模可以维持不变。这样一来,美国就可以不用承担制造全球通胀的恶名。

  市场对美联储的QE3有点深恶痛绝。野村证券资产配置策略联席主管Bob Janjuah表示,采取更多非常规的措施将会是个严重的错误。Janjuah表示:“QE3只是QE2的简单重复。只能诱发新兴市场食品和能源价格通胀。”

  投资大师格罗斯日前表示,美联储进一步宽松是板上钉钉之事,除非连续数月美国经济增速能达到3%以上,美联储才会软化这一意向。

  有市场人士预计,如果美联储出台新的宽松货币政策,可能会选在离美国总统大选较远的9月前后,以避免引发美联储用货币政策帮助现任政府竞选的质疑。

  巴克莱资本表示,伯南克于2010年央行年会上演讲时曾经暗示可能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此后即推出相关政策。不过,近期美国公布的多项经济数据都比预期强劲,显然会冲淡伯南克利用央行年会暗示第三轮量化宽松(QE3)的可能性。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已多次表达了对伯南克的不满。罗姆尼日前表示,如果自己赢得总统竞选,将撤换伯南克。

  记者 谢梦 实习生 招韵倩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