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汇占款超预期增长 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稳健

2013年03月07日 13:24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全年看,外汇占款仍会保持增长,这主要在于2013年我国外贸顺差还会继续,但长期看我国国际收支会趋于平衡,整体顺差规模可能不会大幅激增,加之2013年美元继续升值可能性较大、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大、资本项目开放力度逐步增加、人民币结算规模逐步上升等因素,可能使外汇占款增量保持在一定规模内,除去1月份市场和机构行为导致的飙升因素外,预计未来几个月增长会保持温和平稳态势。

  记者牛娟娟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65370.07亿元,与去年底该数据规模相比增长了6836.59亿元。统计显示,这一月度增长规模是去年月度最高值1409亿元的4.8倍,也是近5年来外汇占款增长史上的单月增幅新高。

  数据显示,2012年11月我国外汇占款还净减少736亿元,之后12月份变为增加1346亿元。今年1月,此规模大幅增加至6000多亿元,这也让众多市场人士和机构大呼“超预期”。

  对于外汇占款的飙升,来自华安证券的分析人士认为,在我国经济温和复苏背景下,人民币升值预期重现导致居民和企业结汇意愿上升、售汇意愿下降,之前人民币贬值预期下企业积累的大量美元在节前集中结汇的“市场行为”,或许是1月份外汇占款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此外,国际经济正处于复苏之中,国际资本风险偏好上升,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面临短期资本大量流入态势,这也促进了外汇占款的增长。

  就在此次1月外汇占款公布之前,外汇局最新公布的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规模达926亿美元。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就此表示,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处于较高水平,意味着尚未公布的1月外汇占款或将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体现为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短期资本大量流入。对于外汇占款未来的增长走势,有分析认为,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将保持较好态势,在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政策继续,且长期实施低利率态势下,预计国际资金跨境流入我国的可能性还在增大。

  与此同时,有分析认为,不能仅凭单月增长数据就得出结论认为外汇占款回到了两三年前大幅增长的趋势上,因为影响外汇占款的因素非常多,外汇占款增长态势如何,会受外贸顺差以及美元走势、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影响。由于近期造成外汇占款飙升的原因都比较“短期”,比如说市场的结售汇意愿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变化较快,都会影响外汇占款变化。因此,虽然未来几个月外汇占款还将保持增势,但估计月度增长规模不会像1月份这样超预期。

  “全年看,外汇占款仍会保持增长,这主要在于2013年我国外贸顺差还会继续,但长期看我国国际收支会趋于平衡,整体顺差规模可能不会大幅激增,加之2013年美元继续升值可能性较大、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大、资本项目开放力度逐步增加、人民币结算规模逐步上升等因素,可能使外汇占款增量保持在一定规模内,除去1月份市场和机构行为导致的飙升因素外,预计未来几个月增长会保持温和平稳态势。”国泰君安分析人士称。

  而随着1月份新增外汇占款大幅攀升,央行近期已充分使用公开市场操作来维持货币环境稳定,保持流动性合理。事实上,早在央行春节后首次实施正回购时,市场就预估“1月外汇占款规模较高”。为应对春节后流动性泛滥的局面,央行在节后开始的三次例行公开市场操作中均暂停了逆回购操作,而是通过45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和100亿元91天期正回购操作,加上节后到期资金8600亿元,央行从市场中累计回笼了9150亿元的资金。

  “近期正逆回购的灵活运用,意味着央行针对外汇占款可能剧增的情况,在操作上已打出提前量,及时有效地进行对冲,加强了流动性管理,以保持资金面的适度。”来自工行的分析人士表示,“1月份外汇占款的剧增,大大降低了准备金率下调的必要性。预计未来央行将着力保障资金面重新回归稳定均衡,防止资金面过冷、过热。”

  “从1月份外汇占款数据、社会融资总量、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水平来看,均属于近期较高水平,加之经济反弹持续态势日益明显,而通胀压力明显以及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需要,综合看,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中性的稳健基调,操作上,还是以灵活的正逆回购为主。”上述工行人士补充道,“在物价压力不减的复杂局面下,出于对利差过大加剧资本流入的担心,近期基准利率保持稳定的可能性偏大。”

【编辑:安利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