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保险消费者应理性配置个人资产

2013年06月27日 14:32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在经历了十余年两位数的高速发展后,2011年下半年开始,突然“遭遇”个位数增长、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我国寿险业大呼“冬天来了”。全球经济不景气、国内金融投资环境恶化,不少保险消费者在此期间显现出的理财观念,让人感到“很揪心”。

  理性规划缺失

  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sigma研究报告,2001-2010年的十年间,我国寿险保费收入年均增长28%,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及新兴市场。

  我国保险业总资产也迅速从2001年初的3.37万亿元,膨胀到2011年底的超过6万亿元。而累积最后一个1万亿元,仅仅用了一年时间,还是在受到银保新政的巨大冲击之下。

  正是因为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2012年的“急刹车”让我国寿险业有些慌了手脚,保险消费者也纷纷“用脚投票”,减少了保险消费的预算,甚至跟风退保。

  然而以上种种,“都是我国保险市场不成熟、不理性的表现”,一位保险专家称。

  这种不成熟、不理性,既体现在保险公司身上——产品设计单一、销售环节把关不严、盲目扩大规模等;也体现在保险消费者身上——理财观念不正确,选择理财工具不审慎,只看短期收益率变化、忽视需求的初衷,且盲目跟风。

  事实上,购买保险产品更应该关心的是其保障功能,尤其是长期保障的功能,这是其他金融产品里所没有的。理性的消费者应首要考虑如何使自己拥有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保障水平。其次才是资产价值得到长期、稳定的增长,而不是片面追求短期收益,进而对短期收益的涨跌波动产生恐慌。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寿险公司80%以上的投资资产均配置在风险较低、固定收益类品种,如银行协议存款、国债、金融债、企业债、次级债等。因此,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分红保险等理财型保险产品对于抵御投资市场的大幅波动也是较为见长的。

  因此,保险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应结合自身需求及资金状况理性选择,并长期持有。

  保障与投资相结合

  我国消费者在投资时注重“保底”的理念,不希望折本,在此基础上才是对收益的追求。当前寿险市场上保险产品以分红险为主体契合了这一需求。

  从原理上讲,分红险的利益由两部分组成,保证部分和分红部分,其中保证部分又分为保险保障和保证收益。保险保障一般是指在发生死亡、意外事故等保险责任时,保险公司赔付给保户的保险金额;保证收益是指在保险期间内按照保险合同所列明的各项生存给付金额。而分红部分即指保单红利,客户可通过分红,分享保险业务运营管理所产生的高于保证部分盈余。

  近年来,经历风雨的保险业正在加快保险产品策略的回归,即便是分红保险,也更为突出保险核心的保障本质。例如,中国人寿新近升级推出的国寿瑞鑫(金账户)版组合计划,不仅拥有生存金返还、分红等理财功能,还同时具备重疾保障功能,重疾保障范围多达40种。与此同时,与老款产品相比新瑞鑫还提供更高额度的意外保障,保障功能更为突出。

  从分红保险产品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解读出许多。

  首先,保险虽然作为一种广义的理财工具,它既具有强制储蓄的功能,也可以分享到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进而抵御通胀预期的风险,还能提供疾病、意外、年老等风险的保障,这是其他任何一款金融工具不能比拟的。

  拿强制储蓄来讲,很多人因为保险产品退保相对复杂,而将其与银行理财产品相提并论,认为其即使收益略高于银行理财,但流动性差。从流动性角度讲,保险产品确实不见长,但换个角度讲,这恰恰是保险提供强制储蓄功能的一种属性。

  就像很多投资者已经非常认同的,不会用买米的钱去投资股票一样,也不能用本该用于日常开支或者短期应急的钱,去购买保险投资型产品(意外险除外)。应该选择三、五、十年都不需动用,而是为未来,如养老、子女教育等人生重大结点,做储备的资金进行如上资本规划。

  如果只想博取短期收益的资金,相信保险投资型产品并非最佳选择,而这样的资金对于防范未来的重大风险,作用也很有限。因此,还是那句老话,“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不同性质的资金应该配置不同类型的资产,而个人资产中,一定要保有一部分追求长期稳定且兼具风险保障功能的资金,其最佳配置莫过于选择保险资产。

  其次,消费者在购买分红险的同时,应附加健康、医疗、意外等保障,这些保障是否全面,保额是否充足,应该作为消费者首要关注的因素。只有做到保障与投资相结合,才能达到对风险的有效规避,进而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记者董天刚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