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利率市场化波及传统寿险 国寿业绩“压力山大”

2013年07月30日 07:55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近年来我国寿险业发展的动力明显不足。面对持续下滑的保费增速,无论是监管层还是市场主体都开始意识到,寿险预定收益率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也表示,2.5%的寿险预定收益率已经持续了十几年,严重抑制了保险需求,保监会下一步将重点研究推进寿险费率政策的改革问题。

  对于此次寿险定价利率管制的放开,有业内专家表示,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在定价权上将拥有自主权和灵活性。但像中国人寿等大型企业因传统人身险的存续业务量较大,如果预定利率传导至价格的变动,进而导致客户大面积退保,届时,国寿等大型险企将面临业绩上的巨大压力。

  时隔三年 寿险利率市场化改革重启

  据悉,7月21日-22日保监会组织了近百家险企,召开了保险业市场化改革的研讨会。明确了市场化改革的多个具体命题。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则是有关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话题。

  据了解,此次寿险利率市场化思路,大致为人身保险产品费率形成前后端分离但又联动的机制。前端的产品预订利率由险企自主确定,后端的准备金评估利率由监管部门根据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等因素进行调整。监管层可通过后端有效调控前端的合理定价,使保单利率不会太收偏而致险企面临偿付能力的问题。

  实际上,寿险费率市场化在2010年就曾悄然启动。当时,保监会向各家机构发布人身保险预定利率开放的征求意见稿,但由于部分险企反对而杳无音讯。据了解,反对声音来自一些大型保险公司,他们担心点在利率开放后,小保险公司借价格杠杆挑战大公司的渠道优势。

  但由于近两年投资收益率下降,以及银保新政导致寿险的保费增速出现大幅度的下滑,寿险的销售形势不容乐观。危机面前,促使各家险企坐下来商讨解决之策。此外,今年3月,保监会在寿险公司内部又下发了《关于开展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试点的意见》等文件。项俊波也多次表示,2.5%的寿险预定收益率已经持续了十几年,严重抑制了保险需求,不符合市场发展的需要。

  客户退保及流失风险将至 冲击传统寿险业务

  对于寿险定价利率管制的放开,有业内专家表示,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在定价权上将拥有自主权和灵活性,保费价格的降低将有助于提高保险产品吸引力,有助于改革保险机构经营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整个保险行业竞争力。

  但从短期来看,由于大公司在存量上传统险占比较高,改革后其利润率将会下降, 预定利率的波动传导至保险产品价格,将出现客户退保的情况,进而引发产品的流动性风险。如果出现大面积退保,保险公司将面临业绩上的巨大压力。

  国信证券也表示,改革后,尽管传统险降价有利于刺激保单销售,但由于传统险平均保费低,在当前销售渠道人力增长困难的情况下,预计“量难补价”。虽然险企可以通过推出新产品来挽留客户,但利润率下降实属必然,仍存客户退保和流失的风险。

  从理论上讲,像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大型企业因传统人身险的存续业务量较大,如果预定利率传导至价格的变动,进而导致大面积退保,确实会造成企业的业绩出现下滑。

  但在现实中,平安保险的产品中传统寿险比重比较低,长期发展的分红险和万能险实际已经实现预定利率市场化了,对业绩影响有限。而中国人寿方面,去年的业绩下滑超出市场预期。去年实现净利润110.61亿元,同比降幅约四成。今年,由于面临近千亿元满期给付,公司的保费增长将面临较大压力。

  利率市场化加速寿险费率改革进程

  利率市场化在银行业的有序推进,也促使着保险业的定价利率进一步开放。据了解,占寿险业务80%以上的非传统寿险产品,如分红险和万能险等产品的利率定价改革,将随着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深入而逐步放开。

  德勤在一份研究中国利率市场化影响的报告中称,利率是影响保险公司经营的重要经济变量之一,市场利率的变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保险公司的承保收入、业务风险和投资收益;利率的变动也直接影响着保险费率的定价。因此,利率市场化将促使寿险产品定价利率放开,促使寿险产品费率市场化。

  从目前来看,利率市场化对保险行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保险资金投资在债券上的收益来影响保险公司的利润。具体而言,债券收益率的变动影响着债券价格、浮动利率资产以及新增债券配置的利息收入。

  有多位保险资管人士也表示,尽管利率市场化目前对保险业实际影响不大,但在未来利率市场化延伸至存款利率时,对保险业的影响将会非常明显。而这也正是保险业加快推进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