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存款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如何闯关

2013年07月30日 10:39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我国利率市场化始终同金融市场的发育相伴随。尽管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存贷款利率管制下,银行业对管制性利差依赖性依然较大,这不仅造成存款类金融机构的高度同质化,也损害了存款人利益,并大大提高了企业融资和借贷成本。

  综合看来,我国利率市场化已形成了一个失衡的结构。当前,债券市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外币存贷款利率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定价,而贷款利率也开始全面放开,然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相对滞后,存贷款市场(占金融资产一大半)仍高度贴近于官方基准利率。各个市场之间的资金配置并不平衡,利率水平差异也很大,形成了资金价格的“多轨制”。

  从利率定价基础的角度看,存款利率直接影响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对Shibor报价、贷款利率、其他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利率也有较大影响,存款利率影响贷款利率,没有存款利率的浮动,就不可能真实地反映资金的使用价格。

  而一旦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金融业利润将被大大压缩。为了“揽存争贷”,“存款利率提高,贷款利率下降”的局面不可避免。未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会根据各自的资产负债结构、存贷比、资金的充裕程度、资金成本等因素来确定利率水平,银行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金融与实体经济争利的局面有望被打破。

  不过,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存款利率立刻分化使得金融机构失去过度保护,金融风险上升,势必要求建立相配套金融保障机制———存款保险制度。目前我国没有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但政府一直实行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往往是由中央银行和地方政府承担个人债务清偿的责任,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甚至还覆盖到证券、信托等各个非银行金融领域,导致金融风险可能向上累积。

  因此,要有效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建立“有进有出”破产制度,并尽快启动建立保护存款人利益以及能够反映风险定价与风险补偿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这是利率市场化“闯关”的关键。 ■ 张茉楠

  (作者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