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成本价难唤做多热情 商品多头入市很纠结

2013年08月09日 07:3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市场在经过长期下跌之后,近期逐步进入了战略僵持状态,跌幅已不小,很多品种接近了成本区,但整体氛围尚未转好,市场主要力量还不敢完全看多。本期邀请国泰君安金融衍生品研究所副所长陶金峰和宝城期货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进行探讨。

  商品市场整体仍偏弱

  主持人:大宗商品市场在经过长期下跌之后,近期逐步进入了战略僵持状态,跌幅已不小,很多品种接近了成本区。二位认为,目前有哪些品种跌至成本价附近?震荡偏弱是否还是主基调?请结合宏观经济背景来谈一谈。

  陶金峰:目前,铝、铅、锌、焦煤、焦炭、白糖等商品跌至成本价附近或亏损。其中,铅、锌等接近成本,电解铝亏损200-300元/吨,白糖亏损300元/吨以上。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多数工业品产能过剩严重,去库存压力较大,虽然近期国家出台一系列温和刺激措施,但难以改变目前商品整体偏弱格局。此外,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良好,美联储退出QE预期未有实质性变化,9月议息会议可能缩减购债规模,利空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也抑制铜等有色金属,对于其他商品也有间接的利空影响。虽然国际原油仍保持坚挺,考虑到价格传导不畅,对于国内塑料、PTA支撑力度有限。农产品,主要担心明年国家收储政策可能变为直补,不利当前农产品,如棉花、白糖等。

  程小勇:驱动市场看多的因素有;经济增长前景乐观(需求有望加速增长)、流动性泛滥以及引发的投机需求、供应减少、成本驱动和通胀因素等。

  而决定商品长期走势的因素在于经济周期,因此从当前经济环境来看,市场看多信心不足。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长周期下行趋势难以改变,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在原有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遭遇投资效益下降、外需放缓、人口红利消退等结构性问题,造成中国对钢材、铜、原油和煤炭等资源消耗将呈现边际递减。

  从海外市场来看,美联储经济复苏依旧温和,7月份数据显示,制造业有所回升之际,房地产增速出新放缓,主要是美元实际利率上升带动住房抵押贷款利率攀升,以及美国下半年财政缩减引发的负面效应推迟等因素。而欧洲经济7月份出现一丝曙光,但是债务危机和失业问题严重等都限制了经济复苏的进程,复苏面临反复。

  散户应谨慎参与国债期货

  主持人:国债期货上市在即,就国债期货的特点而言,期货公司和投资者如何准备?

  陶金峰:国债期货具有高杠杆、低波幅等特点。多数期货公司都高度重视国债期货的准备和市场推广与营销。一是成立国债期货领导专门机构,统筹部署,集中人、财、物,加强对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股机构的营销,以及在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的个人投资者中进行推广。二是对个人和机构投资者进行区别营销和服务。三是成立国债期货研究中心,为国债期货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专业服务。四是开展国债期货仿真大赛,让投资者先熟悉国债期货交易规则。

  作为个人投资者,先要学习掌握国债期货的合约和相关交易规则,最好能先参与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如果没有参与过股指期货和商品期货真实交易的投资者,建议先少量适当参与,了解期货真实交易的心理感受,学好风险控制。其次,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能只想赚钱,而不考虑如何防范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第三,要有一定的资金基础,熟悉相关行情软件和交易软件。第四,要适当学习掌握国债和相关债券市场的基本知识和信息、相关交易规则。

  程小勇:作为国际衍生品市场上交易量最大的品种,国债期货是金融期货中当仁不让的王者。阔别市场18载,国债期货“王者归来”无疑是国内衍生品市场的里程碑,也让金融业界充满了期待与憧憬。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攻坚战役正如火如荼,国债期货这柄开山斧无疑生逢其时。

  期货公司要做的准备工作包括: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由于国内国债期货市场的专业性,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包括金融工程,量化、交易和计算机编程等综合型人才:加大国债期货研究力度,成立国债研发小组;加大市场推广和投资者教育活动,大力培养投资者;加大对信心技术投入力度,给国债期货机构投资者提供更便捷的交易环境。最后,如何完善风险控制制度,包括对复杂投资组合(包含期货、互换等衍生品)的风险量化分析。

  对于投资者而言,要加大学习力度,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和交易经验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模式。最好,多研究套利对冲策略。衍生品投资不同于传统投资,需要投资人对衍生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具有充分认知,对交易机会具有独特的敏感性。记者 王超

【编辑:蒋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