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如何看待二季度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量数据新变化

2013年08月14日 14:55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为更好地观察、分析外资对我国金融机构的投资以及我国金融机构对外投资的双向流动情况,国家外汇管理局自去年起开始按季度公布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量数据。记者观察发现,最新公布的二季度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量数据有两大特点:一是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净流入出现大幅减少;二是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直接投资流入流出均出现大幅增加,导致净流出不大。

  外汇专家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疲软和金融危机影响不断深化之际,国际投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对全球金融机构直接投资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大幅减少了金融机构直接投资的流量。

  在金融机构直接投资的双向流动数据表中,以资金流入来分析:今年一季度,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入16.71亿美元,流出0亿美元,净流入16.71亿美元,而今年第二季度,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入4.43亿美元,流出0亿美元,净流入4.42亿美元,出现大幅减少。

  首先,从二季度境外投资者没有从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减少或撤出投资资本金来看,这主要说明,一是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相继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全球市场资金较为宽松,外商没有从我国撤资回国救市的需求;二是目前中国经济运行平稳,外资对中国经济前景继续看好,因此没有出现外商撤资的情况。

  其次,从二季度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流入减少来看,业内专家分析称,这主要是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投资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发展保持观察等因素的影响,境外投资者降低了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投资的动力,出现了从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减少的情况。但预期今后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还将保持平稳态势。“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长期看好,并迫切希望投资国内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市场。未来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直接投资净流入增加将会是长期性趋势。”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经济分析师李建军对本报记者表示。

  此外,境内直接投资政策便利化也是促进外资走进我国金融领域的关键之举。近年来,我国稳步放宽跨境资本流动限制,健全资本流出流入均衡管理体制,以直接投资便利化为出发点,实现直接投资基本可兑换。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来,中国的金融改革正推动金融市场逐步正常化与差异化,金融管制的减少与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令外资银行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

  以资金流出来分析: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直接投资流出14.20亿美元,流入12.85亿美元,净流出1.35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资金流出是指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企业投入或新增的投资资本金,流入是指我国境内金融机构从境外企业减少或撤出的投资资本金。

  国际问题研究专家赵庆明向记者介绍说,这里所说的国内金融机构,更多的是指中国的银行业。虽然从外管局的口径上讲,金融机构包括在我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从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其他金融业务的机构总部及分支机构,但就实际情况来看,银行对此数据的贡献占据大部分。

  近几年来,已经过了“吸引外资高潮”的中国银行业如今更多希望走出国门,做真正的跨国银行、全球银行,我国金融机构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大。而欧债危机及美国经济仍低迷,使得很多国家企业或资产估值偏低,给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带来一定机会。从内部因素看,受国内要素成本上升以及竞争加剧的影响,企业利润空间受挤压,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内生动力逐步增强。

  与此同时,我国金融机构对外投资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撤资或减资,市场分析人士表示,这与全球经济外部环境不佳,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整体更加谨慎有关。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仍旧滞重,而投资保护主义上升,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各种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同时,主要发达国家可能将逐渐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也会加大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给机构投资者带来新的困难。

  关于推进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方面,外汇局表示,将在直接投资大幅度简政放权措施出台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这无疑有助于降低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金融的门槛,逐步放宽投资渠道,吸引更多的境外金融机构参与我国金融市场。而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来看,逐步放宽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境内金融机构以及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政策限制并促进其积极良性发展,无疑有助于稳步、有序地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记者万荃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