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理财产品收益攀升 务必看懂银行小聪明

2013年08月20日 15:52 来源:今晚报 参与互动(0)

  近期银行频推高收益理财产品,如何甄别和挑选市面上种类繁多的理财产品成为投资者普遍关心的话题。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选购理财产品时不仅要盯高收益,还应注意风险。

  看懂银行的“小聪明”

  一些理财产品早早开卖了,但起息日却还很远,投资者开玩笑说“这是银行耍的小聪明”。比如,7月25日已经开始发售,起息日却是8月5日。这意味着,如果7月25日购买这款产品,资金要白白在账户里躺10天。在这10天里,投资者只能拿活期利息,但对银行来说却是一笔实实在在的存款基数。

  因此,专家建议投资者在选购理财产品时要注意募集期、起息日和到账日。对于很多产品跨月发行,起息日基本上都从下一个月开始计算。这对投资者而言,募集期过长将拉低资金的实际收益水平。

  不少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有误解,认为年化收益率就是收益率,这是不正确的。业内人士介绍,年收益率是一笔投资一年实际收益的比率。而年化收益率,仅是把当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及月收益率等)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的,并非真正取得的收益率。比如,10万元的某款年化收益率为5%的30天理财产品,实际能收到的利息为100000×5%×30÷365,约为410.95元,并非是100000×5%=5000元。

  投资理财莫忘防风险

  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银行理财产品并非绝对安全的投资方式,也存在风险。主要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投资者不能单纯地相信预期收益率的数字,一定要了解所购买产品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风险,做好风险评估。二是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短期理财产品主要存在资金投向以及投资比例不明确的风险,这点尤其要注意。

  举例来说,某款预期收益率为5%的60天期限银行理财产品,其投资范围一览说明为“同业存款等符合监管机构要求的其他投资工具”,遇到这种含糊不清的说明,投资者最好问个明白。不过,相对于投向产业领域的信托等高风险理财产品而言,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还是要小一些,也是可控的。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