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汇丰公布8月制造业PMI初值 评:中国经济复苏延续

2013年08月22日 16:26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汇丰今日上午公布中国8月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初值升至50.1。指数高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较前月扩张,低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萎缩。生产指数50.6,新订单指数50.5,都升至荣枯线之上,显示出8月稳增长政策继续见效,制造业增速继续上升,三季度经济有望企稳。

  这是PMI指数四个月以来的高位。7月汇丰制造业PMI预览值是47.7,6月是48.2。这次PMI预览数据样本采集自8月12-20日之间,终值定于9月2日发布。

  对比一下,此前中国制造业协会公布的7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3,预期为49.8,6月为50.1。8月中国制造业协会的PMI将于9月1日公布。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屈宏斌说,新订单和产出回升拉动制造业活动重回扩张区间。汇丰制造业PMI在连续三个月徘徊在收缩区间后8月反弹至50.1,并创下2010年8月以来最大升幅。此前出台的稳增长政策初步显效,企业开始回补库存。但外需疲弱仍持续。预计未来几个月随着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经济可能在目前企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升。

  一石激起千层浪。数据公布后,股市上午出现一波上涨。非常有意思的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暖风,直接刮到了千里之外。千里之外的澳元,在在数据公布后也快速走高,澳元兑美元飙升50多点,一度触及0.90关口。此前,市场普遍担忧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从而拖累澳大利亚经济,造成澳大利亚联储再度降息。汇丰中国制造业数据的强劲表现显然让市场担忧情绪化解不少。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此发表评论。

  汇丰的PMI数据应该是盯着中小企业的,这一次它的初值上升到了50.1,高于此前彭博社48.2的预期,而且比7月份的47.7提高了一大块,这么大的变化是为什么?说明什么?

  连平:其实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在7月份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一些改善。和工业有关的一些数据,比如说出口,7月份增长状况是不错的,还有像工业增加值,7月份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升。另外一个很引人注目的数据就是用电量,6月份出现回升,7月份回升的力度更大,尤其是用电量中的工业用电量增速接近10%,比6月份又明显的回升,所有这些迹象都表明经济运行中相关运行的状态已经发生了一个企稳的迹象。

  这个迹象一个是跟中国经济本身内在增长的动力持续存在有关。虽然潜在增长水平在回落,但是投资出口消费对经济拉动的动力还是在的。同时与6月份以来政策在这些方面的变化有明显的关系。比如说连续6-7次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了许多协调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控风险的政策措施。

  这些措施有许多都有一定的稳增长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些政策改变了市场的预期,同时对实体经济的运行已经产生了一些影响。预期改变还会影响到库存方面的一些变化,比如说目前总体来讲,库存的水平不高,尤其是工业方面的库存。未来在预期逐步向好的情况下,很容易使得库存增加的需求会明显上升,这样一来会拉动未来的这种需求,这些都会对目前的经济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7月份以来的数据,包括刚刚公布的这些数据,都反映了一个趋势性的变化,就是说经济增长的速度未来已经不大可能再持续回落了,而是以企稳逐步有所改善的可能性比较大。

  未来随着棚户区改造、铁路投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及IT基建的加快及小微企业减税等政策措施实施,PMI数据是否会继续上升?

  连平:应该会继续有所改善,当然出现大幅度回升的可能性也并不大,因为总的来说,这些政策的刺激的力度不大,是比较温和的,而且也不是专注于稳增长或者保增长,而是把调结构和促改革结合在一起来推进的,所以未来增长的速度可能会在7.5左右,会有所波动。

  怎样看待制造业和宏观经济的关系?在制造业调节产能过剩,经济向消费转型的背景下,制造业的发展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力是否在减弱,还是仍然算得上是关键指标?

  连平:从中国当前整个经济结构来看,制造业依然是对宏观经济影响比较大的一个产业。因为中国目前依然是在工业化的过程当中,不像美国已经走到了后工业化,服务产业、第三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比例越来越高。

  目前中国处在工业化继续发展的过程当中,中国的制造业需要从以低端为主逐步向中高端发展,也就是产业要转型、要升级,使得中国的制造业能够向更高水平、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这样将来制造业才会在全球处在比较领先的水平,到这种程度上才有可能随着国民收入不断增加,第三产业逐步增长扩大,才有可能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结构当中的比例将来才有可能下降。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