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没有退出QE 美联储震惊所有投资者

2013年09月23日 11:41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就在美联储发布议息声明的一刻,在施罗德集团纽约办公室的交易部门里,一个国债交易员尖叫道:“没有退出!没有退出!”

  美联储上周意外宣布维持每月85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计划不变,让所有投资者都“惊呆”了。但就在这个时候,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却透出口风,表示美联储可能在10月会议上做出开始放缓债券购买步伐的决定,此言再次震惊所有投资者。美联储退出大戏一波三折,解开谜底尚需时日。

  退出威力相当于加息600个基点

  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终于在上周落下帷幕。美联储表示,在没有看到美国经济出现明显改观之前,美联储将维持每月85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计划不变,并将短期利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位置。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还强调,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并不存在固定的时间表。

  此前,不少分析人士以及媒体都纷纷预测,美联储将宣布小规模削减债券购买计划,削减幅度在100亿美元至150亿美元之间。美联储的决定实属出人意料,金融市场随之剧烈震荡。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2.85%猛跌至2.69%,创下近两年来的最大单日跌幅,交易员们不得不手忙脚乱地结束此前设置的错误交易指令,一些灵活的交易员更是迅速买进新兴市场债券。国际金价大涨近5%,创下自2009年1月以来最佳单日表现,美元指数创下今年第三大单日跌幅,道琼斯和标普指数再度创下历史新高……

  不过,美联储官员对量化宽松的态度依然存在分歧。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就在上周五表示,如果数据表明经济前景更加明朗,那么美联储可能会在10月份宣布小幅度削减购债规模。布拉德的言论让金融市场再次陷入动荡,道琼斯指数上周五下挫1%,国际金价大跌2.7%,白银价格重挫6.4%。

  美国USAA投资公司常务理事科万塔斯表示,尽管暂时没有削减购债规模,但实际上美联储可能很快就会开始退出。巴克莱分析指出,从美联储开始削减购债规模到逐步使联邦基金利率回归至2%,就已经是对货币政策非常大的调整,但这个过程对于金融市场来说,其威力相当于美联储加息600个基点。

  新兴市场受困游资流动 中国房价或继续狂奔

  此前,美联储退出预期引发全球资本回流,令新兴市场资产价格遭遇重挫。但市场数据显示,美联储宣布维持量化宽松的规模推动热钱继续涌向新兴市场资产。仅仅在9月20日,流入泰国债券市场的国际资本高达创纪录的371亿泰铢(约合12亿美元)。

  逃出新兴市场的资金又回流,最终受伤害的还是实体经济。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而言,美联储政策转变所带来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不过,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高路易曾表示,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可能对中国来说反而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美联储认为经济正在好转,这应该会促进中国的出口。

  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居民储蓄率较高,美联储是否退出量化宽松对中国的直接影响有限。从经济基本面来看,美联储暂缓退出对中国经济或许是个利好,也会降低中国资本外流的压力。不过,如果未来美联储量化宽松退出预期再一次快速升温,仍有可能给国内金融市场带来冲击。有观点认为,美联储“临阵退缩”,中国房地产市场在躲过最大的不确定性之后将继续狂奔。

  中信证券研究报告称,美联储决定对中国的影响喜忧参半,预计在短期内,美国政策转向将加大国内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汇率市场的波动性;在中期,由于中国经济增长表现相对好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可能重新流入中国,但资金的大进大出将增大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性。

  美联储拖到什么时候?

  无论如何,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终于落下帷幕,市场在感到错愕的同时也开始了对货币政策前景的新一轮预测。

  对于认为量化宽松退出箭在弦上的市场人士来说,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的结果犹如踩下了急刹车。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联席投资总监埃里安表示,美联储仍十分担心经济整体疲弱形势,宁愿冒着宽松政策维持太长时间的风险,也不愿提早收紧政策。

  此外,未来几个月美国经济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比如美国民主和共和两党即将围绕政府债务问题展开激烈交锋。有分析人士表示,市场普遍认为国会两党将在最后一刻就债务问题达成妥协,不会导致债务违约出现,美联储也不用急于退出。

  接下来的10月和12月美联储会议毫无悬念地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在这两次会议上是否会缩减购债规模牵动投资者的神经。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哈祖斯发布了新的预测:美联储将在今年12月首次削减购债规模,并于明年9月彻底退出量化宽松,首次加息日期为2016年初。吴家明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