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市场回归风险偏好 人民币升值压力短期难改

2013年10月18日 13:17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周四亚欧时段,美元指数逐级下行,轻松跌破79点关口,将最近两周的涨幅回吐殆尽。结合美国两党达成协议结束财政僵局并避免债务违约的基本背景,不难理解美元指数单日逆转的原因,美元的下跌或是市场情绪由“risk off”重回“risk on”的转折。

  市场人士指出,风险偏好改善的市场环境,叠加美元可能呈现弱势的基本判断,使得短期内人民币将继续面临升值的压力。

  市场回归风险偏好

  回顾9月下旬以来,美元指数走势颇为波折,但大致可分为三段。

  从9月20日到10月3日,美元指数逐步震荡走弱,两党就预算问题互相“扯皮”,最终致联邦政府被迫部分“关门”,政府停摆将损及经济增长,是此间美元贬值的核心逻辑,而美元主要对手货币如欧元等稳中趋涨,显示市场风险偏好尚未出现太大变化。

  从10月4日到10月16日,美元转而缓慢上行,市场关注点逐渐由政府停摆转向债限谈判上,因两党谈判久拖未决,且债务违约危害远非政府关门可比,市场风险情绪遭受打压,美元的避险价值再度显现。

  最后,随着美国两党在关键时刻达成妥协,债限危机解除、政府重开,美元汇价出现快速回落,标志着市场情绪正从“risk off”重新回到“risk on”的状态。这一点,可以从美股及亚太主要股市相继上涨中得到佐证。

  就未来数月而言,市场环境或将维持有利于风险偏好的状态。过去十多天,美国政府停摆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带来一定拖累。不过多数研究机构认为,短期波动并不会扭转美国经济复苏的大趋势。大洋彼岸,欧洲债务危机也日渐远去,核心国家经济更趋稳健,欧元区经济有望迎来复苏拐点。中国经济在最近一两个季度同样出现回升向好的迹象。全球主要经济体正渐次步入复苏时刻,构成市场情绪回暖的基本环境。

  与此同时,美国预算争议的暂时搁置,意味着其财政不确定性的持续存在,这将迫使美联储在退出QE上不得不更加小心谨慎,强化市场对美联储进一步推迟退出的预期,这也有利于风险偏好情绪的滋生。

  人民币或面临升值压力

  市场风险偏好改善,意味着资金将重新流入风险资产,缓解新兴市场国家汇率贬值的压力,甚至形成升值压力。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连续四个交易日改写历史新高,已经表明了资金的态度。以目前来看,“risk on”的市场环境,配合美元涨势受限,短期内人民币可能面临继续升值的压力。

  未来人民币升值的动力,一方面将来自于市场追逐风险环境下,国际短期资金的大量流入。另一方面,则来源于美元弱势的间接推动。从目前信息来看,前期市场对于美元汇价过于乐观的预期可能需要修正。

  首先,此次美国政府停摆持续的时间较长,虽不至于损害经济复苏大势,但预计将对美国四季度经济增长产生一定拖累。研究机构莫尼塔的报告指出,从历史上停摆时间较长的1977年和1995年情况看,停摆2-3周确实会对政府支出以及居民消费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其次,美国财政的不确定性犹存,将降低美元的吸引力。市场观察人士指出,虽然本次财政危机暂时解决,但有迹象显示,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两党将继续“扯皮”。受党派利益裹挟,美国政府的决策效率越来越低,没有人能保证明年预算之争、债务上限之争不会卷土重来。换句话说,美国财政问题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高悬。最后,无论是美国经济增长前景,还是债务危机的复发风险,都将影响美联储改变货币政策基调的决策。

  瑞银证券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现在美联储被迫不仅以经济数据为决策依据,而且需要以国会马首是瞻,并认为美联储直到明年初才开始缩减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已经上升。从最近发布的机构报告中不难发现,机构基本认为美联储已不大可能在10月份启动削减购债规模计划。而美联储即将收紧货币政策,是原先机构认为美元汇率将走强的最关键论据。

  莫尼塔认为,从人民币12个月NDF与中间价价差可以看出,人民币贬值压力持续减弱,并可能进入升值压力区间,预计在10-11月份人民币大概率将继续升值。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