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杨农:持续发展始终是债券市场主旋律

2013年11月07日 10:19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以银行间市场为主体的中国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基础市场之一。近年来,银行间债券市场尤其是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业务的飞速发展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的成长。不过,自今年年中以来,债市遭遇一些冲击和质疑,但在业内看来,其所承担的历史使命要求其不能“裹足不前”,仍要秉持“在发展中改进,在改进中发展”的原则,持续推进我国债市的健康快速发展,从而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大的支持。

  力促企业提早适应利率市场化

  11月5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浙江省会员专项服务活动在杭州召开,来自浙江全省160家机构的26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在会上,很多家企业的代表畅谈了自身开展债券融资的经验,并对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深切感受到开展债券融资给浙江企业带来的新变化。毫无疑问,融资成本降低是他们的第一感受。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浙江企业累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2946亿元,共计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约74亿元。换句话说,财务成本下降2.5个百分点,这对于包括制造业在内毛利已经很低的企业来讲,可谓雪中送炭。

  与此同时,通过发行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应对利率市场化的能力不断提高。三花控股集团财务总监陈金玉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市场利率波动较大,客观上加大了我们选择发债时机的难度,但也使我们先人一步,提前进入利率市场化的状态,对企业自身经营和财务管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日趋简单明了。“以往,和我们有合作关系的银行最多有20多家,什么类型的银行都有。不过,通过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我们开始置换大部分贷款,简化了企业与银行的关系,沟通协调成本也大幅下降,但获得资金的时间和规模更加具有确定性,企业的资金预算更加精准,也有利于调整企业的资金结构。”浙江龙胜集团一名高管告诉本报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企业在缩减贷款规模的同时,也逃脱了“贷款互保”的怪圈。有企业代表认为,“贷款互保”如同铁锁链舟,在经济平稳增长的情况下,有利于企业融资,但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就有可能“全军覆灭”。脱离互保之后,企业的或有负债和风险将大大降低。

  发债融资需求仍较旺盛

  年中以来,银行间市场现券交易量价齐跌,市场整体交投清淡,净价成交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大幅度下降。有统计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银行间市场净价成交额35.41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的53.8万亿相比下降34.18%。

  对于交易量下降,有分析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债市风暴”的影响,监管层进一步加大了监管力度,相关机构的交易受到限制,市场情绪也较低迷;另一方面,资金面稳中趋紧,挤压了交易盘的规模。

  不过,与二级市场相对低迷的状况相比,发行市场处于稳定增长的态势。以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为例,截至10月30日,发行量已达2.5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从主要券种来看,短期融资券发行7121.6亿元,中期票据发行6188.1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发行6446亿元,定向发行工具发行5261.5亿元,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59亿元。

  从区域来看,浙江的企业保持较快的发债速度。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省共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825.3亿元,同比增加285.7亿元,增速达52.9%,发行总量接近去年全年。

  “尽管二级市场相对低迷,发行利率有所提高,但一级市场的规模还在稳步上升,说明企业通过发债融资的需求依然旺盛。”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浙江企业利用债券融资的步伐已走在全国前列,但其发展空间还是很大。

  坚持在发展中完善市场

  “金融业和实体经济是命运的共同体。金融业的发展和实体经济的发展绝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共生共荣的关系。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是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经济的必然需要。如果没有一个功能相对齐全、具备一定规模的金融市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想象的。”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杨农在服务活动总结讲话中表示。

  杨农认为,中国金融市场现状还不能够说完全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将对中国的经济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我们将按照三中全会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和企业投融资需求来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我相信发展始终是债券市场的主旋律,也相信未来金融市场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大的支持。”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在近几年的中央精神和政府文件中,反复提到发展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企业债务融资占比提高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债券市场将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选择之一,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仍将不断扩大。

  针对发行企业,杨农进一步表示,要学会和善于利用好现有的各种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投融资活动是现代社会和经济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利用好现有金融工具,根据企业发展所处的特定阶段和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优化自身资本结构和融资结构,对于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是必须的。“中央多次提出要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对于企业而言,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融资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持续融资问题。”杨农强调称。李光磊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