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小型P2P公司危机 超20%收益神话不可信

2013年11月13日 10:07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互联网金融虽然火热,但从10月份开始,P2P公司的“危机潮”却吹来了一阵冷风。对于一些投资者而言,动辄收益高达20%以上的P2P投资神话之梦,瞬间化为乌有,1个月中20多家网贷平台相继出现资金链问题,寒流就在此刻慢慢发酵。

  问题接连不断 一天数个平台逾期提现

  P2P在中国虽然并算不上新鲜玩意儿,但在今年却格外引人注目。这种在互联网上搭建平台,供放贷人和借贷人互相借贷,方便信息的流转又能减少沟通成本的贷款方式,长久以来被看作是金融业的“灰色地带”,甚至被并入影子银行。

  据记者初步统计,从今年4月份至今,已经有超过40家P2P平台陷入危机,10月份集中爆发约有20家。进入11月份,P2P行业的寒流丝毫没有退散之意,本月前8天,就有11家平台相继出现资金链问题,其中还出现1天中就有三四个平台同时出问题的情况。仅11月8日,中联乐银、益得创投、3a借贷3家平台相继发布公告,逾期提现。

  而曝出危机的平台,多数上线不超过1个月。其中,福祥创投开业不足3天,老板便传来跑路的消息,创下了网贷的“最短跑路史”。

  不过有趣的是,这些网贷公司多数并没有选择关门大吉,而是选择发布公告,向投资人说明情况,并承诺争取时间解决问题,逾期提现。中联乐银的公告中就表示,逾期是由于一笔借款发生逾期,没能按期还款,导致提现出现压力。

  高利背后的诱惑 高于15%的收益要慎重考虑

  看起来P2P相当危险,稍不留神投资就会血本无归。“网贷之家”的统计显示,10月份出现问题的P2P网贷平台总贷款余额超过10亿元。

  记者查看了众多陷入危机的平台发现,这些平台给予投资者的回报率相当高,年化收益率多超过20%,甚至不少高于40%。而同业相对可靠的网贷平台,均不超过16%。高利背后的P2P的确危机重重。

  “我做网贷,其实并没有什么经验,觉得应该很容易,就自己做了个平台,没想到最后以失败告终。”今年关门的一个网贷平台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他在风控方面毫无经验可言,仅凭感觉就凑集到90多万元的资金,而年化收益达到40%以上。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认为,目前全国已经有500余家P2P平台,到今年6月我国的小贷公司数量已经有3000多家,贷款余额已经达到7000多亿,尽管目前倒闭的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而且总量不大、知名度不高,但此类倒闭事件对于整个P2P行业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一位供职于P2P网贷的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年化收益高于15%的网贷产品最好就要慎重考虑。“通常情况下,稳健P2P产品收益率也就在10%左右。”在她看来,如果是专业的网贷公司,在调查借款人之后,如果借款人的信用差强人意,则就会提高利率来覆盖风险,也就是说,高收益就意味着高风险。“在高息打新的同时,投资人也应在乎平台业务的真实性,投资人如果不重视这个网贷行业资金流动的真正依据,会让行业发展步入一个歧途,迟早受伤的还是我们投资人自己。”

  银行进入P2P 正规军吹来一股暖风

  P2P行业真的就如此危险?其实,P2P行业虽然如今良莠不齐,但未来或许会有所改变,为投资者提供更可靠的投资产品。

  最近,金融“正规军”的银行,也逐渐开始涉足P2P业务,这无疑也给在危机潮中艰难度日的P2P行业,吹来一股暖风。招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均已经开始自己的P2P业务,也有消息称,农行、浦发、广发等多家银行也有意杀入此行业。

  据业内估计,P2P网贷成交额有望从去年底的200亿元剧增至今年底的1000亿元,像陆金所、人人贷等相对大型的网贷公司不少项目一上线不久便会被投资人争抢一空。这样的增长速度和需求情况预示着这一模式有着极大的经营空间。

  “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给传统银行业带来很大压力。从长期来看,虽然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基因不一样,一个主体是互联网企业,一个主体是金融企业,但未来发展的趋势将是业务逐渐相互融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向记者表示,在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发展的背后不容回避地存在造势、炒作、包装的成分。事实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正处于“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境地。

  郭田勇介绍说,开展P2P的互联网公司,如果仅仅作为信息平台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其在放贷前的风险评估工作依旧离不开线下面对面的交流与调研。这种线下活动与银行做风险管理没有差别。

  好贷网CEO李明顺则认为,或许银行业的进入,能够为P2P行业“净身”。在他看来,银行的进入对P2P领域可能是极大的利好消息,银行的进入不仅能让投资者对P2P的认可度提高,也有助于P2P的安全性的提高,也意味着P2P这个行业已经被认可。

  晨报记者 姜樊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