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扶贫金融试水市场化 贷款改革在即

2013年11月22日 13:51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在行政扶贫效率低下、覆盖度不足的背景下,市场化扶贫金融应运而生。然而,宏观金融政策的天花板,依旧束缚着这一模式的发展

  本刊记者/周政华

  作为一家专门面向农村中低收入群体的小额信贷公司,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和农信)人力资源部门招聘信贷员时,基本上只提三点要求:36岁以上的已婚本地妇女、家庭生活幸福和睦、人际关系好。

  这种特殊的招聘标准,正是中和农信把握贷款风险控制的秘诀之一。自成立以来,中和农信目前拥有客户16万,累计向国内农户发放了50多亿元贷款,至今拖欠未还的不到700万元,不良率远低于四大国有银行。

  但是在十多年前,中和农信和国内其他的扶贫机构并没有什么两样。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国务院扶贫办启动金融扶贫改革试点,尝试对依靠政府资金生存的输血式扶贫模式进行改革,探索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式扶贫,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贷款项目这才应运而生,2008年该项目部被“转制改企”为中和农信。

  中和农信市场化扶贫经验,已经引起相关部门注意。在今年10月15日召开的“新时期金融扶贫论坛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表达了对中和农信模式的认可,同时表示深化扶贫贴息贷款改革,大力支持小额信贷。

  金融贷款改革在即

  《中国新闻周刊》从多个渠道获悉,政府将在近期考虑让开放村镇银行、民营小额贷款公司运作扶贫贴息贷款,并先行在部分地区建立信用户、信用村试点,让民间机构在金融扶贫中料将发挥更大作用。这意味着过去数十年来,以政府为主导的金融扶贫思路即便迎来大调整。

  中国的扶贫任务仍然艰巨。按照政府划定的人均年收入2300元的贫困线,截至2012年,中国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仍有9899万人之多。在整个扶贫工作中,金融扶贫的难度尤为突出,资金从农村流出的速度依然很快。据银监会估算,从1994至2006年,农村资金净流出数量达1.2万亿元。

  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表示,国内外经验证明,要想为贫困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就必须有区别于传统金融体系的创新思路和做法,也必须得有创新的扶持政策与发展环境。

  段应碧所说的创新的政策的环境,主要是相对过去以政府和国有机构为主导的扶贫思路而言,他主张引入民间力量、特别是民间资本,采用市场化的方式扶贫。

  但改革的步伐并未大踏步迈开。财政部曾在2001年出台《扶贫贴息贷款管理实施办法》,提出扶贫贴息贷款主要用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支持能够带动低收入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种养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市场流通企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此后,中国农业银行被授权独家运作扶贫贴息贷款,国内金融扶贫的资金格局也大致形成:以扶贫贴息贷款为主体、小额信贷和其他资金互助形式为补充。不过,这项办法的实施效果并不如人意,贴息贷款规模一直做不大,最低的时候,一年还不到100亿元,农户也很难直接获益。

  7年后,扶贫办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全面改革了扶贫贴息贷款管理制度,决定下放管理权限,扶贫贷款和贴息资金从由中央管理,改为由省、县管理。同时,地方可自主选择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由过去独家承担扶贫贷款任务的农业银行,扩大到所有自愿参与扶贫工作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围绕着扶贫贴息贷款的两次的改革,都是以政府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主导,尽管此间,扶贫贴息贷款成倍增长,但是农村资金面总体紧缺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改观。

  据《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2》,截至2012年底,国内金融机构农村贷款余额仅占全国各项贷款的23%,其中,农户贷款在农村贷款余额的比重不足四分之一。范小建认为,农村可贷资金总体规模仍然偏小,农户贷款门槛高,审批程序多,程序复杂,贷款难的问题仍然存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制定“非公经济36条”时(2005年初颁布),草稿中曾建议允许民间资金发起设立各种股份制的小型金融机构,用于对小企业、微企业发放贷款,特别是解决农户贷款难,重点是贫困地区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但在最后的定稿中,“发起”变成了“参股”,错失让民营企业搭建农村小微金融网的机遇。

  转机直到2013年才再次出现。今年6月28日,新一届政府召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前提会议,进一步提出了完善金融服务,推进农村微型金融工作的新思路。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金融机构等参与扶贫开发的有效做法。

  “最低端的金融”如何做?

  中和农信或将成为下一步改革的样本。

  “我们面向的客户都是商业银行不愿意、也难以服务到的人群。”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和农信总经理刘冬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中和农信目前是国内唯一一家把主要客户定位在农村中低收入人群的小额贷款公司。刘冬文笑称,自己从事的是最低端的金融。

  最低端的金融,也是最难做的金融。

  由于贫困农户居住分散,单笔贷款额度小,又缺乏合格抵押品或公职人员担保,成本高,风险大,一般商业性金融机构都不愿意接手。即使是这几年迅速发展的小额贷款公司,因其商业性特点,出于盈利考虑,也只是在县城给一些大户和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产业金融部副总经理张俊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贫困地区尚未形成分工合作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小额信贷、保险、担保、产业发展基金等多层次、全方位金融体系,导致现行农村金融服务难以覆盖更多的贫困群体,产品和服务方式与贫困地区的金融需求存在一定的错位。

  中和农信成立之初,由于有着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半官方背景,绝大部分资金都是来自政府资金、商业银行贷款,以及中国扶贫基金拨付的捐款。但是如果一直依赖于捐赠和政府机构输送资金,也就丧失了市场化改革的初衷和意义。

  眼下,来自中国农业银行、北京银行、招商银行、渣打银行的商业批发贷款占了企业资金来源的60%以上。在刘冬文看来,一家公益性小额贷款公司的能否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持续运营,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看它的资金来源的商业途径的占比,占比越高,说明在市场上的生存能力越强。

  目前,中和农信从商业银行获取的贷款利率,基本上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0%,加上支付给担保公司的相当于贷款额1%到1.5%担保费用,以及公司的管理运营成本,最终向农户发放贷款的年利一般在13%到14%,且均为无抵押信用贷款。

  尽管与农户从中和农信获取的贷款利率看似较高,但是对于过去贷款无门的情况,仍属进步,而且,中和农信的贷款利率普遍低于市场上小额贷款利率。据甘肃扶贫办调查,由于县域及以下金融机构少,农民不仅难以获得贷款,涉农贷款利率更高,普遍上浮过50%,有的贫困村十几年没有获得国有银行贷款。

  目前,中和农信对农户贷款的单笔贷款金额平均不足万元,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小额贷款公司的平均单笔贷款额度超过100万元。目前,中和农信的小额信贷业务已经覆盖了全国15个省的90个县,其中绝大部分为国家级贫困县。

  高昂贷后管理成本,是小额贷款另一大特点,要求其需要制订严密的风险控制措施。刘冬文透露,中和农信的风险控制措施,主要依靠一系列技术手段来控制,首先是控制单笔贷款金额,一般规定是不超过16000元。此外,还需要对业务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比如某信贷员的这个月的信贷放量过快或者过慢,都会引发系统报警。

  2011年6月,国际知名小额信贷评级机构沛丰评级,受邀为中和农信小额信贷项目社会效果进行评估,经过实地走访评级给中和农信的评价为B+,位于全球小额信贷机构前20%的序列。

  中和农信则计划把业务覆盖到更大的范围,一些地方政府也看好这一模式。今年9月26日,中和农信与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签订了开展小额信贷扶贫项目的协议,计划在内蒙古成立70周年之际,实现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覆盖全区贫困旗县和连片特困地区。

  难以复制的特例

  但是要想在更大范围内复制中和农信模式,仍有相当困难。

  作为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成立的社会企业,中和农信所具有的半官方背景,使得后来者难以获得与之类似的政策支持力度。

  到目前为止,中国农业银行已经向中和农信累计授信约3亿元。2008年,渣打银行向中国扶贫基金会发放2000万批发贷款时,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时任英国首相布朗共同出席签字仪式。此外,中和农信还享受税收减免等多方面的优惠。

  除中和农信外,目前中国农业银行等少数几家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是贴息扶贫贷款的主要运作方,绝大多数民间小贷公司既无意愿、也无能力进入农村贫困地区。

  然而,中和农信也有自己的烦恼。

  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会长刘克崮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当前对于中和农信这样的机构来说,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无法获得村镇银行、农信社都有中央银行的支农再贷款。

  中和农信总经理刘冬文表示,目前公司获取资金的成本还是太高,这也直接限制了扶贫范围和贷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他认为一个快捷的解决办法是,给予小额贷款公司以金融机构的身份,这样从商业贷款就能变成同业拆借,融资成本将迅速降低。 ★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