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互联网金融擦边球营销愈演愈烈 理财乱象或引整顿

2013年12月27日 13:50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岁末抢钱大战!年化收益高达10%”、“8%来一发,不如10%赚一把”……临近年末,互联网金融平台争夺客户的局面日趋激烈,趁着资金利率上涨的契机,纷纷高调打出类似广告,以高收益率的短期现金管理产品赚取投资者眼球。

  在这场喧嚣的“圈钱大战”中,以“货币基金持基收益+活动奖励”为形式的“变相补贴”成为各互联网企业招揽客户的普遍招数,这种触碰监管规则的“擦边球”行为,也引发不少业内人士的反思。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监管部门可能在近期对愈演愈烈的补贴式理财乱象提出整改措施。

  烧钱接龙游戏 产品收益节节争高

  12月25日,新近加入理财产品销售战团的网易正式开售理财“添金计划”,参与该计划的用户不仅可获得汇添富现金宝货币基金的投资收益,每位用户累计成功购买金额中的2万元及以下部分,还将享有网易赠送的5%现金红包补贴。仅仅用时1小时20分钟,该计划的规模上限5亿元就被热情高涨的投资者攻破。至此,这场互联网企业之间火拼高收益率的“烧钱游戏”已经延续近20天。无论是基金独立销售机构东方财富网、数米基金网,还是互联网巨头百度、网易,都纷纷加入角逐。

  其中,数米基金网推出一项“数米胜百八”的活动,投资者在12月9日至31日购买农银汇理货币基金并分享活动,持有基金一个月的最高收益率可达8.4%-8.8%;东方财富网旗下天天基金网则紧随其后,在12月18日联合基金公司发起了岁末“抢钱大战”活动。投资者购买指定基金,最终可获得“持基实际收益率+红包”奖励,最高总收益达10%。其中,购买易方达天天理财货币A获得总收益为10%,鹏华货币A和信诚货币A活动总收益均为9%。

  作为此种营销模式的先行者,百度于12月20至23日推出收益率8%起的百发新品,这款产品与嘉实基金合作,投资标的为“嘉实1个月理财债券E”。该基金专门用于在年末投资银行协议存款,将锁定年末银行1月期协议存款。为了增强客户信任感,百度还特别注明,百度理财回馈客户活动由中国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借助百度强大的宣传攻势,短短三天内嘉实1个月理财债券基金就募集到30.01亿元。

  赔本赚取吆喝 “擦边球”做法引争议

  不过,这场互联网理财收益率大战在吸引不少投资者眼球的同时,也引发不少来自资产管理行业内的争议。按照《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规定,基金产品不能宣传预期收益率,基金销售机构不能采取抽奖、回扣或者送实物、保险、基金份额等方式销售基金。显然,各家互联网企业的做法并不符合监管规则。

  为了绕开监管规定,各家企业基本都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方式,在其所宣传的约定收益率中,只有一部分是持有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其余部分是以客户回馈奖励或参与活动奖励的方式体现。比如,两个月前购买“百度理财B”的客户25日收到来自“北京百付宝科技有限公司”的汇款,这笔资金以“百度理财圣诞节·财高8斗·现金红包奖励”的名义发放,相当于年化3.2%左右的收益,间接将“百度理财B”的收益补贴到8%。

  这种“擦边球”式的做法让一些历来“安分守己”的基金公司人士颇感不公平。“互联网企业这种做法完全是野蛮生长。”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基金公司推广产品时不能承诺收益率,而互联网金融平台都是新近切入理财产品销售市场,因此很积极地“赔本赚吆喝”,利用政策“擦边球”以高收益率大肆抢夺客户。在积累一段时间后,掌握着客户资源的互联网公司必然掌握着巨大的议价能力。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场高收益率之战完全是“噱头”。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高收益率现金理财产品均是限量或限时发售。据天天基金网方面介绍,这次活动总的限售额度近6亿元,其中,易方达天天理财货币销售限额为3亿元,且单个客户累计购买不得超过3万。百度、网易所推出的活动也均是“抢完即止”。

  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以“变相补贴收益”的形式赚取眼球,虽然具有一定投入,但其广告营销效果可能远大于纯粹广告投入的效果,而且通过产品限售的方式,投入也被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据一家基金第三方销售公司人士透露,这类活动对于吸引新客户的确具有一定作用,而当下互联网平台之间的竞争,比拼的重点之一即是客户流量和转化率。

  至于补贴投入,据有关人士透露,绝大部分成本都由互联网平台支付。但是,互联网平台也会从基金公司获得一些费用以弥补活动投入。比如,基金公司为宣传自身品牌,在互联网客户中赢得更高的知名度,可能考虑投放一些广告在销售网站上。

  整顿措施或出 高收益非不破金身

  这场“高收益游戏”究竟还能延续多久?从金融学原理而言,无论促销方式如何独特,包装形式如何新奇,理财产品的风险与收益必然是匹配的,高收益对应低风险乃至无风险,本身就是悖论。而对于互联网用户而言,也最终会意识到这一颠扑不破的客观规律。

  一家参与这次“收益率大战”的互联网公司高管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坦言,补贴和垫资本身就是一种不可持续的行为,因为互联网的扩张方式是先通过短期的赔本让利迅速抢占市场,等到“圈人”结束,这类补贴行为自然会逐步落幕。

  他表示,互联网公司现在忙于布局其金融版图,基金公司又急于打开互联网销售渠道,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目前,各家互联网企业还处在储备客户的成长初期,因此会以高收益率为卖点招揽客户,之后互联网货币基金的收益必然要走向正常水平,互联网用户对于理财产品的认识也会逐步成熟。

  一家基金第三方销售机构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自己对这种做法并不认同,但当下正是各互联网企业“跑马圈地”的阶段,不参与就会吃亏,因此也只能无奈应战。事实上,资产管理行业应该减少这些无谓的消耗,真正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出适合不同投资者的产品。行业真正挑战在于,能否推出一系列具有生命力的产品,而不是通过噱头吸引客户眼球。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这种收益率大战一旦开始,如果监管层不采取一定措施,短期内恐怕很难及时刹车。值得反思的是,通过这种简单的高收益率预期吸引来的客户,恐怕忠诚度也会有限。如果这些高收益产品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难以为继,很可能导致大面积赎回。据了解,监管层对于目前愈演愈烈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攀比风,可能会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整顿。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