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明年银行周期性"钱紧"或成常态 降杠杆成一大思路

2013年12月30日 10:4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明年银行周期性“钱紧”或成常态

  “降杠杆”成一大思路 严管同业融资有望熨平货币市场利率大起大落

  于12月中旬以来不断攀升的货币市场利率终于在年底前一周开始掉头向下。数据显示,Shibor七天期拆借利率在12月23日突破8.8430%的半年高点后,目前已连续五天下行。

  银行流动性紧张是否将在明年成为常态?监管部门又将如何出招化解?种种疑问盘桓在市场上方。

  “钱紧”贯穿今年

  数据显示,继6月20日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升至13.44%的年内高点后,每到月末,货币市场各期限利率水平均有所上扬,在12月下旬的头几天,这一利率水平更是一路飙升,向年内次高发起冲击。

  “利率水平的周期性抬头,是今年我国货币市场的一大特点。”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纵观全年,利率水平总体呈现出每逢月末季末上升的趋势,这一趋势在半年末和全年末更为明显。

  据介绍,银行按期上缴准备金、应对监管要求、存款搬家现象月末升温等原因,是银行“钱紧”的季节性因素。而银行资金紧张的偶发性因素则包括:央行超预期暂停逆回购操作、财政放款进度慢于预期、同业市场恐慌情绪蔓延、跨境资本在某些时段出现外流等。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银行资金的周期性紧张其实并非始于今年,月末钱紧的局面在最近几年一直频频上演。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在构成银行资金周期性紧张的原因中,偶发性因素明显增多。

  资金明年或“周期性紧张”

  专家认为,受央行货币调控“去杠杆”的开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难有明显改观、外部资金大进大出等因素影响,明年银行资金的周期性紧张现象或将成为常态。

  “只要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央行货币调控继续强化降杠杆和去产能的大方向,那么未来每逢月末或季末时点,‘钱紧’就极可能再度出现。”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蔡宏波认为。

  种种迹象显示,从今年下半年起,“降杠杆”已成为央行货币调控的一大思路。央行日前公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在近几年较大幅度加杠杆后,经济可能将在较长时期内经历一个降杠杆和去产能的过程——这是央行最近几年首次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降杠杆”。

  此外,在目前我国部分银行同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高达20%的背景下,其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难以一蹴而就,可以料想,明年同业市场的疯狂拆借行为亦必将加剧资金的紧绷程度。

  多管齐下化解

  利率的周期性飙升和银行资金的周期性紧张,业已成为当前高悬在我国银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影响到银行机构及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

  目前,加强对银行同业业务的监管已经进入高层视野。央行日前即表示,部分机构同业业务中存在操作不规范、信息不透明、期限错配较严重和规避监管等问题,部分商业银行还利用同业业务开展类贷款融资或虚增存款规模,加大了流动性管理和风险防控的难度。为防止金融部门出现过度加杠杆和顺周期波动,有必要进一步改进金融宏观调控框架,强化流动性管理和价格型调控机制。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最近两年以来,我国银行同业业务逆风狂飙,已成为系统性风险的潜在引爆点。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经所学者张明的测算,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同业资产已由2010年底的5万亿元蹿升至目前的18万亿元。同业资产占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则由2010年的8%上升至2012年的12%,其中有些股份制银行已经超过25%。

  据悉,有望于明年2月起执行的商业银行同业融资管理办法,将对把信贷业务伪装为同业资产的做法进行严厉监管,这将有望熨平货币市场利率的大起大落、缓解银行资金周期性紧张的局面。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