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013深圳金融业增加值预计达到2000亿 占GDP14%

2014年01月02日 11:13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 2013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预计达到20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近14%。截至2013年末,深圳金融业总资产达5.96万亿元,同比增长19.8%。金融业实现净利润845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银行业实现净利润741亿元,同比增长26%。全年实现税收740亿元,占全市总体税收比重约18.7%,税收贡献继续稳居四大支柱产业第一位。预计年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42万亿元,同比增长15.4%,由国内大中城市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47万亿元,同比增长13.4%,继续居国内大中城市第三位。

  ■ 金融市场交易规模是衡量一个城市金融业发达与否的重要指标。2013年,深圳全年社会融资规模突破5000亿元;银行间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交易规模突破30万亿元;各币种跨境收支总额突破5000亿美元,跨境人民币业务开办以来,深圳市53家银行为近5000家企业累计办理业务1.72万亿元,交易涉及100多个国家与地区。金融业资金清算规模近200万亿元,日均清算9003亿元;银行卡交易突破万亿元,同比大增61.3%,银行卡渗透率近65%,居全国前列。

  ■ 深圳作为金融中心城市的资源集聚和辐射效应在继续增强。截至2013年底,我市新引进金融机构37家,其中法人机构26家,创近年来新高。目前全市拥有金融机构总数315家,法人机构122家。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焱

  2013年的最后一天,市民中心多功能厅里一场简朴热烈的总结会议,为全市金融系统一年来的辛勤耕耘画上了圆满句号。以39个创新项目喜获政府级大奖为标志,深圳金融业用一系列“金光闪闪”的业绩,证明了深圳金融中心地位日益巩固和提升,金融业为深圳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所发挥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

  记者从金融系统年终总结汇报会和金融创新奖颁奖会上获悉,刚刚过去的2013年,深圳金融业总量跃上新的台阶,主要运行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成效明显。

  众所周知,2013年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错综复杂,但深圳金融业逆势而上,通过改革创新和结构升级实现了快速增长,深圳金融中心的影响不断扩大。在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排名中,我市从2011年的21位、2012年的19位,上升到2013年第15位。

  持续唱响改革创新主旋律

  改革创新是深圳金融业的根本与灵魂。一年一度全市金融机构对金融创新奖的高度重视和热烈追捧,显示的是业界对改革创新的一致认同;市委市府对政策体系、生态环境持续不断的完善丰富和与时俱进的优化提升,更昭示着这座城市对产业前景的准确研判与强力扶持。

  2013年,深圳金融改革创新成果丰硕:

  在政府层面,全面启动了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工作(QFLP)并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已审核受理三批共28家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及基金企业,注册资本(含认缴资金)超40亿元人民币,预计基金发行规模将超80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QDIE)方案有望近期发布实施。这两项政策,将打通深港双向跨境投资渠道,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为前海打造资产管理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创造条件。

  在市场层面,各类金融新业态在深圳这片热土良性成长。去年9家金融要素交易市场开业运行,其中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企业已经达到2700多家,是国内挂牌企业最多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稳健,84家小额贷款机构年度新增贷款251亿元。股权投资基金数量、管理资本总额均占全国1/3。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网络平台融资规模占全国的1/5,招商银行、平安保险、国信证券、腾讯集团等公司在互联网财富管理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在机构层面,我市保险业勇于探索,在国内率先破题巨灾保险项目,有关方案于2013年12月30日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多家保险公司在全国率先探索以市场化机制推动医疗责任保险发展,现已覆盖全市一半以上三级甲等医院。我市证券公司通过业务和产品创新,受托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大关。

  可以肯定的是,新的一年,深圳金融业仍将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继续高歌猛进。据悉,市政府将以2014年1号文件发布实施的《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全面市场化金融服务体系的若干意见》,在战略规划和体制改革上重兵落子,随后还将围绕跨境金融、互联网金融、民营金融等领域出台专项实施方案,全力抢抓新一轮改革创新机遇。

  前海引领深圳金融改革创新风潮

  前海已成为深圳金融业改革创新当之无愧的主战场。进军前海,抢占金融开放试验区制高点,也成为各类金融机构不约而同的战略选择。截至2013年末,前海注册入区企业超过3100家,其中金融企业有1437家,占比近五成,注册资本1416亿元。

  在前海,一批创新型金融机构悄然萌芽生长:前海储贷银行设立方案正在研究之中;招商银行全资子银行香港永隆银行将在前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比亚迪集团有意设立汽车金融公司。近两年来,证监会新批的基金管理公司有1/4落户前海,基金子公司、期货子公司有1/3选择从这里起步。未来还将有保险行业的自保公司、相互制保险公司等新型保险机构进入,业务涉及汽车、健康、养老、资产管理等领域的专业性公司也将成为前海金融机构大家族的新成员。

  在前海,作为金融产业链重要环节的要素交易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2700多家,成为国内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现货交易业务累计成交金额已突破500亿元;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在国内最先开始碳排放权配额交易;深圳农产品交易所创新性地发布中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

  在前海,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13年末备案登记跨境人民币贷款金额近150亿元。前海还有全国首创的跨境人民币支付平台,构建了与240多家境外银行的人民币资金跨境清算安排,既支持现有清算行模式,又支持银行间代理模式以及其他清算渠道接入,降低了现有银行间互通成本。该平台获得了2013年深圳金融创新奖一等奖。

  未来的前海,借助人民币加速国际化和毗邻香港的独特区位,必将在跨境双向直接投资、跨境个人证券投资、跨境金融资产转让、跨国公司人民币资金池、跨境再保险等全方位的跨境金融领域,担纲主演,尽展风采。

  为实体经济“输血” 助小微企业“造血”

  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液。深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金融业所做贡献功不可没,许勤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为此道上一声“衷心感谢”。

  回顾2013年,金融业在自身实力壮大的同时,为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银行业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转型,去年11月末,全市银行业重点项目贷款余额1973亿元,同比增速23.8%,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0.9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绿色信贷项目增速分别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5个和12.3个百分点;为小微型企业提供贷款3700亿元,同比增长约17%,增速高于全市贷款增幅4个百分点。

  保险业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全年共承担各类风险责任限额约18万亿元,累计赔付超过120亿元,积累养老和医疗保险准备金超过1000亿元;为外贸出口提供风险保障近100亿美元。据不完全统计,保险业全年共向小微企业提供各类风险保障约1200亿元,保户质押贷款余额近50亿元,有效地支持了小微企业的发展。

  资本市场作为最具引领能力的要素市场,能够有效汇聚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激发创造活力。深圳多层次资本市场日益完善,产品序列更趋丰富。辖区证券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基金公司管理基金数量、规模和净值均居全国第二,本地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去年超千亿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也为金融业创造了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预计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金融改革开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如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扩大对外开放、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等将加速推进和破题。围绕上述热点和前沿领域,深圳金融业要继续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推动深圳金融业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持续保持深圳金融创新中心的优势和前海金融先行先试的热度。

  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应春寄望深圳金融业面对未来的改革创新,应切实转变发展理念,逐步放弃对优惠政策的过度依赖,强化依靠体制、机制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要改变长期以来主要依赖增加体量、做大规模的发展模式,转而追求模式创新、流程改造、功能外延,使改革创新成为深圳金融中心的主要影响力;要通过创新逐步摆脱目前分割式的、同质化竞争,致力于建设融合式的、多元化、多种要素集合的金融服务平台,使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金融业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

  2013年的顺利收官,同时也意味着新一轮改革创新大幕开启。金融业众望所归,必将不负使命,奋力争先。

【编辑:黄艳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