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监管层推进银行业改革 先改理财和同业业务

2014年01月17日 14:2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2013年的流动性紧张引发众多讨论,而理财业务和同业业务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被重点规范,它们在2014也将继续成为改革重点。

  据了解,银监会在近日举行的2014年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到,当前改革任务中最为紧迫的是两项,即理财业务和同业业务治理体系改革。理财业务可能在银行内部设立事业部,同时对银行进行分类管理,同业业务进行专营部门制改革,控制同业规模和比重。一季度拿出改革方案,6月末初见成效。

  此外,昨日(1月16日)还有消息称,目前银监会已经成立银行业改革领导小组,尚福林任组长,负责银行业相关改革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银监会,相关人士表示还要等确认。

  某银行一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同业业务和理财业务的确需要重点改革规范,目前银行资产负债表膨胀厉害,也需要净化和调整。不过,他认为治本的办法是改革资金需求方,而不是供给方。

  当前理财和同业业务不规范

  在上述会议上,银监会认为,当前理财和同业业务发展不够规范,具体表现为业务前后台不分,机构总行分行不分,产品设计和资金运作按照信贷管理的权限划分,总行分行多头开发产品,层层代理外部产品,随意接受飞单业务;分支机构自立门户直接进入货币市场拆借资金,多头办理同业业务等等。而理财业务和同业业务不规范发展,直接推动了资金空转,抬高了融资成本,加大了资金错配和流动性风险,增加了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监管层分析认为,理财问题的实质是,有的银行把理财业务与存贷款业务混在一起,既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银行业务,又隐匿了银行风险,还增加了监管难度。

  某银行业金融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银行把理财业务与存贷款业务混在一起的情况很普遍,有些理财产品的设计,就是为了月末到期冲存款,因为需要满足银监会指标考核要求,只有指标达到才能给信贷额度。而如果大规模的理财业务因此出现,央行在控制流动性的时点,就可能发生危机。

  上述银行部门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同业业务确实有很多把短期拆借变成项目贷款。

  分离和回归

  银监会在近日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推进子公司制、事业部制、专营部门制、分支机构制改革,完善业务治理体系。”

  而理财业务和同业业务的改革也是遵循了这一思路。

  银监会希望理财业务按照国际通行原则,建立风险防范隔离墙,实现理财业务机构和运营与存贷款业务机构和运营彻底分离,把理财业务从与存贷款业务的交织关系中剥离出来,单独加以管理和监管。“作为过渡,当前可在银行内部设立事业部,统一设计产品、核算成本、控制风险,其他部门和分支行只负责产品销售不能开发产品。”

  上述银行业金融分析师表示,原来有些银行的分支行可以设立自己的理财产品,对整个风险不可控。现在把这些权力上收到总行,监管起来比较直接,不会失控。

  在国外成熟金融市场,理财业务最终成为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上述银行业金融分析师认为,中国有可能也会走这个方向。

  另外,银监会表示对不同银行也要进行分类管理,不是所有银行都能做理财,有些银行能做理财,有些银行不能做理财,风险控制能力弱的银行原则上不能做理财业务。

  同业业务方面,银监会认为,改革的关键是要回归其作为银行临时性、短期性资金头寸调度手段的本性,控制同业业务规模和比重。

  银监会认为,当前可进行专营部门制改革,分支机构不能做资产转让、卖出回购、买入返售等同业额业务,分支机构不得在银行间市场单独立户,已经开立的账户要先期销户。

  上述银行负责人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改革可以让这些业务做得更审慎一些,但核心问题解决不了。更关键的是看需求,贷款需求不改革,光改革贷款供给方,作用不大。现在的一些理财资金和同业资金都流向缺钱的项目,这些项目没有现金流,但银行又不得不支持,不支持项目就毁掉了。应该要调整产业结构。需求控制下来,银行资产自然下来了。

  他表示,由总行设计理财产品,他们行已基本做到了。但他认为,由于理财不占贷款规模,跟资本约束关系不大,对于银行来说有很大诱惑。同业资产也一样,目前在资本充足率计算时,风险加权资产比例较低,对银行有较强吸引力。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