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巨量逆回购到期 市场资金面“有惊无险”

2014年02月12日 09:22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规模逾四千亿元的资金陆续回笼,节后流动性骤然面临大考。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并未给市场资金面造成多大冲击。市场人士称,春节过后,货币市场资金面整体保持宽松,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维持稳定,流动性总体平稳。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鄄bor)显示,三个月及以下期限拆放利率悉数回调。其中,隔夜利率下跌16.65个基点至4.1370%;14天期利率下跌14.2个基点至5.2800%。三个月以上期限利率则悉数与上一交易日持平。

  与此同时,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也成普跌态势。截至周二午盘,隔夜加权利率跌14.59个基点至4.1374%,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跌9.41个基点至5.2137%,14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跌14.05个基点至5.2801%。

  不少业内人士将此归功于过节资金的回流作用。“目前资金市场的表现还是比较稳定的,节后的资金回流和逆回购的到期有一个相互抵消的作用。”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高级分析师刘东亮称,其实4000多亿元的到期量跟往年相比还是偏少,短期资金应该不会特别紧张,至少这一周不会太紧。

  伴随着春节的结束,央行节前巨量“驰援”资金迎来了“收兵”阶段。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共有三期合计4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本周二(2月11日)2笔,总量3300亿元;本周四(2月13日)1笔,1200亿元。此外,本周四还将迎来3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称,春节前央行释放的大量短期流动性,将在节后陆续到期,由此引起了市场紧张情绪上升;但历史数据显示,春节前因提现等原因大量流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将在节后大量回流,少的年份约8000亿元,多的年份超万亿元。而节前投放节后到期的流动性总量正在8000亿元左右。鲁政委表示,节后流动性会总体平稳。

  国信证券也表示,从历年惯例看,春节后(大概正月十五)银行体系将面临现金回流,流动性将再度充裕,足以抵消春节后公开市场到期所形成的被动回笼。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本周二暂停了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此前,有交易员称,央行本周一向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进行了7天、14天逆回购和28天正回购、3个月央票询量。市场一度预期央行周二将继续适量开展逆回购操作,以平滑大规模到期回笼给货币市场造成的短期压力。

  对此,有分析认为,央行暂停公开市场操作意在逐渐回收节前投放的流动性;考虑到节后通常会有大量现金回流银行体系,预计资金面不会出现超预期紧张。“央行不操作,很重要的原因是节后存款回流可以对冲巨量逆回购到期,在货币市场资金价格保持相对稳定时,央行不会主动给市场再注入流动性。”一位银行交易员称。

  市场人士表示,央行此举并不意味着流动性收紧,在节后现金回流等因素对流动性支撑下,央行未对资金面施以援手属于情理之中。东莞银行金融市场分析师陈龙表示,央行未来可能会转变操作方式,在关键时点更积极地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以便在资金价格较高时维持市场稳定。另外,现在资金面比较充裕,本周央行可能不会进行逆回购。

  央行2月8日发布了2013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中称,未来将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广州证券分析师尹小兵也表示,类似的操作将会在2014年的资金紧张时点得到延续。“虽然我们预计资金利率中枢保持高位,但波动将会降低,并且再次出现流动性异常波动的概率较低。”尹小兵称。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央行收回节前主动释放流动性符合历史规律,这亦表明市场无需对节前央行“维稳”操作作出过度解读,货币政策短期内难以出现趋势性转变。

  上海证券债券分析师胡月晓表示,长期来看,资金面仍将维持在中性偏紧格局,流动性并没有实质性好转。央行节前逆回购投放流动性的行为仅仅是短期性的,而当前互联网金融加速了利率市场化步伐,利率上行仍在持续,因此,利率债收益率仍将面临上行压力。

  即便流动性出现宽松,也不会立竿见影,而将是一个渐趋宽松的过程。“我们预计2014年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率水平首先将较2013年明显下降,但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真正下行的必要条件包括:信用违约事件明显上升,社会融资总量增速有所下降,以及经济增长出现明显失速等,真正发生的时点或在二季度以后。”中投证券分析师何欣表示。刘泉江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