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后市存分歧 白银难言反转

2014年02月24日 16:5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贵金属反弹幅度正在扩大。2月份以来,纽约白银价格涨幅超过14%。截至上周五,上海期货交易所白银期货主力6月合约收报每千克4394元,黄金期货主力6月合约亦大涨2.43%至每克259.55元,均维持在近三个月来高位。但分析人士认为,年初以来的此轮贵金属只是阶段性反弹,而非趋势反转。

  强势突破整理平台

  实际上,自2月14日开始,白银期货已显露上涨苗头,2月17日的涨停使得前期整理平台被强势突破。COMEX黄金期货交投最活跃的4月合约为例,其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已经超过10%。

  对此,上海中期期货分析师李宁认为,贵金属此轮反弹有四个“引擎”:其一是美元指数连续下跌;1月中下旬,世界银行和IMF两年多以来首次调高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展望,并认为美、日等发达国家将重获经济增长潜力,但近期欧元区的数据颇为抢眼,欧元兑美元进入2月以来的稳步反弹成为提振金银走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是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均做出了削减购债规模100亿美元的举动,但从对黄金、白银的影响来看,影响程度较为短期化。李宁认为,由于去年市场对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已有充分预期,且去年金银的大跌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种预期,因此,日后美联储缩减购债对于黄金市场的边际影响将会越来越小,对黄金、白银的负面影响也将逐渐淡化,其他主导因素将浮出水面。

  三是中国2013年黄金消费量创纪录新高。2月10日,中国黄金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黄金消费量首次突破1000吨,达到1176.40吨,同比增长41.36%,该数据意味着我国去年很有可能超过印度,成为全球第一大黄金消费国。鉴于黄金白银之间存在稳固的比价关系及替代效应,黄金需求回升也带动了白银消费的升温。

  四是印度消费从黄金转向白银。印度是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自产黄金却很少,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因此,印度的黄金进口关税政策是影响全球金价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进口黄金导致印度的经常项目赤字扩大、印度卢比贬值,为了遏制这一势头,印度政府对黄金进口采取了限制措施并提高了进口关税,导致印度的黄金需求一直下滑。然而,正是由于印度政府对黄金进口的限制,印度国内黄金供应短缺黄金溢价高涨,很多人开始转而购买白银。

  对于白银的报复性反弹,李宁认为,白银波动性较大,上周美国公布的1月工业产出月率及1月产能利用率均不及预期,美元指数连续下跌,且白银前期在黄金稳步上扬的情况下一直横盘,也积蓄了突破的动能,所以一旦突破,爆发力度就要比黄金大很多。

  后市分歧大

  分析人士指出,白银暴涨很大可能与前期金银比价走阔带来的买银抛金的套利活动有关,实际上白银本身的工业需求回暖并没有相关数据或者证据来验证,白银应该属于套利导致的补涨行为。

  从资金面来看,2014年以来,全球最大的白银ETF—SLV总体呈现增仓格局,增仓72.2吨,增仓幅度为7.25%。此外,COMEX期银总持仓也呈现稳中有升的格局,从1月7日当周的131294手增加至2月11日的147988手,显示市场对白银的兴趣在增加,但非商业净多头并没有呈现稳步增加的格局,显示资金对白银后市的看法也存在较大分歧。

  宝城期货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表示,预计目前黄金和白银多项指标已经显示超买,且黄金租赁利率在2月中旬开始重新回升,新一轮介入黄金或者白银买入其他资产的套息交易即将启动。另外,美元的基金净多持仓也开始回升,美元企稳回升可能性增加,这样也可能中止贵金属反弹,而ETF增持并没有显示持续性,因此贵金属反弹很可能已经超买。

  还有市场人士分析,从近几周美国总体的数据来看,其初请失业金人数一直维持在32.5-34.8万人之间,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目前美国的劳动力市场并没有出现市场所预计的那种快速下滑状态,而数据走软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源自于恶劣天气的再度侵蚀,在这种背景下,预计随着天气因素的逐步消散,未来美国的劳动力市场很有可能会出现爆发性的增长态势。届时,随着市场风险情绪的骤然升温,黄金、白银很有可能会再度陷入回调状态之中,因此,投资者一定要多加注意,随时做好风险规划。 □本报记者 官平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