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杭州楼市现象根源在于信贷收缩预期

2014年02月25日 10:53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杭州某楼盘一夜降价数千元,老业主怒砸售楼部,引发市场对于楼市恐慌性看空的大讨论,这种情景让人联想到2008年的楼市。

  然而,冷静来看,降价楼盘区域并非杭州核心区域,成交量过去就较为清淡,且该项目属于尾盘销售。在房价经历了20个月的连续上涨后,价格出现调整当属于正常现象,以此判断楼市熊市来临,记者认为,并无太多说服力。

  楼市出现较大幅度降价的原因很多:城市或区域板块库存量大;销售去化压力较大;产品偏高端或有部分缺陷,遭遇销售瓶颈;回笼资金,拿地“换仓”谋求新的发展机会等等。但上述原因只不过是个案楼盘降价的参考因素之一,而并非最根本的原因。

  真正引起市场担心的,其实还是资金流动性收紧的预期。事实上,伴随“杭州楼市现象”出现的,还有多家银行全面暂停向房地产项目授信的传言。

  传闻不可尽信,市场上并未出现房地产开发贷全面停贷的情况,但开发贷额度紧张已成事实。此类消息尽管捕风捉影,但有风险警示意义。

  众所周知,房企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没有什么情况比资金链断裂更糟。去年6月爆出“钱荒”时,万科A近年来股价最大单月跌幅也相应出现。在整个6月份,其股价一度下跌30%,这一市场预期的体现,充分说明了资金流动性对于房企的重要性。

  这一逻辑并不难理解,整个市场层面受到银行信贷紧缩、“钱荒”的影响,利率上浮,银行放款放慢,导致开发企业获取资金的难度迅速提高。部分房企由于过去拿地用力过猛消耗资金过多,同时销售周转率下降,就会面临资金面短缺的危机。

  在这种状况下,近年万科、招商地产、绿地集团等房企在香港买壳的案例接连出现。为何这种情况没有在更早的时候出现?因为彼时,国内银行并无对信贷有任何收紧计划,市场也并无此类预期。所以众房企也无需劳师动众在香港搭建融资平台。

  虽然从目前状况来看,房企资金链收紧只是一种市场预期。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政策面再次向信贷“开刀”,到那时,“杭州楼市现象”真有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冯尧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