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余额宝”们应该被取缔吗?

2014年02月25日 11:23 来源:成都日报 参与互动(0)

  正当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上周末,央视评论员钮文新发表了一篇名为《取缔余额宝》的文章,立即引起轩然大波,而支付宝方面也紧急进行回应,这也成为众多人关注的热点。昨日,钮文新再次发表文章《回应挨骂》,提出“之所以呼吁取缔余额宝,正是出于国家宏观经济利益的立场”,再度让这一事件成为热点。

  余额宝和其他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到底该不该被取缔?钮文新认为,余额宝是最大的“吸血鬼”,会对整个经济带来影响;而支付宝则认为余额宝毫无疑问是普惠金融的代表。谁的观点更有道理呢?对此,昨日记者采访了成都市多位行业专家和普通市民,多数人还是对余额宝表示支持。

  对于双方这场激辩,在行业内引发了众多的关注,因为这已经关系到越来越多人,也对整个金融体系带来影响。那么,成都本地的专家和普通的用户怎么看呢?对此,昨日记者走访了多位专家和普通用户,倾听他们的看法。

  [本地专家]

  四川省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专家罗志华:

  余额宝只是将过去银行瞧不上眼的零散碎片资金吸纳起来

  四川省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罗志华博士表示:“余额宝的出现,彻底打破银行在利率管制下享受的制度红利,并将这块蛋糕分给了广大投资者。而所谓抬高银行成本的说法,真正症结在当前仍以存贷比为商业银行考核指标的监管框架。”

  罗志华长期从事信托领域研究,从余额宝刚面世起,就对其相关新闻非常关注。他认为,在央行利率管制下,我国长期是低利率或负利率政策,马云推出的余额宝真正对现有金融市场格局起到了搅局作用,将银行坐享几十年的制度红利分给了普通投资者,作为一种金融工具,余额宝只是一个渠道,将过去根本被银行瞧不上眼的零散碎片资金吸纳起来,最终仍交给银行经营、运作,并未对银行流动性造成影响。

  而另一方面,为应对余额宝导致的“存款搬家”,各大银行也纷纷推出“类余额宝”产品,这无疑提高了银行存款成本。

  四川大学公司金融实验室副主任杨安华:

  互联网金融不应该只是货币基金这么简单

  “现在就来给互联网金融下结论,还有些为时过早。”杨安华说,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东西,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如果认为目前以货币基金为主体的“余额宝”们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全部,那肯定是不对的。

  杨安华告诉记者,“余额宝”们通过货币基金的方式,肯定会拉高银行获得资金的成本,但这是否就一定意味着企业获得贷款的成本就会增加?“这样的说法有些想当然。”他说,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本身就是很难从银行拿到贷款的,即使少部分能够拿到,付出超过15%以上的贷款利率是很普遍的情况,更多中小企业则只有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融资,他们为此将付出30%以上的贷款利率。

  [银行从业人员]

  业内对余额宝态度呈两极分化

  在对余额宝的争论中,银行业内部的声音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记者采访我市部分银行业人士,有的已经把分析余额宝特性、筹划对应措施提上议事日程,有的则在了解之后认为余额宝并不足惧。

  在警惕余额宝的银行业人士中,我市某商业银行专业人士也认为:以前支付宝里面的闲散资金不能获得收益,所以大部分都会回流到原来的银行账户里,现在不仅资金回流无望,或许还会吸收大量的银行活期存款转入余额宝,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银行的存款业务。此外,余额宝的方式还极为灵活,可以随时赎回用于消费支付或提现,这点银行目前很难达到。

  然而,另一方面,部分银行业人士却认为余额宝不足为惧。我市某银行理财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余额宝并不是一个具有首创性质的产品,类似的产品其实早就有了。而且余额宝的资金来源大多来自支付宝体系内的沉淀资金,从这个层面来讲,余额宝就很难与银行抢存款,即便有客户将自己银行卡上的现金转入余额宝,也大都是小额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利用余额宝理财的说法并不符合专业理财角度的要求。从专业上讲,如果你有5万、10万,无论是定存还是购买理财产品,银行这边的服务和收益只会更好,何必选择余额宝呢?

  [普通用户]

  尝鲜余额宝 市民边使用边观望

  自余额宝高收益被更多人了解之后,“余额宝”们的火热程度已不言而喻,很多人纷纷开始将目光转向互联网理财这种新潮的方式。

  白领张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谈到,支付宝、理财通相对于传统银行存款来讲,能看到每一天的收益,更加直观、更具吸引力,还更方便资金转入转出。对于生活节奏很快的都市人来讲,减少了很多繁琐的步骤。

  此外,在记者采访我市某单位主管王先生时,他表达出了类似的忧虑。他说:自己还是比较支持余额宝这类产品的。他自己也购买了此类产品,而且金额还不小。每天能看见收益的这种方式是挺好的,值得长期关注。只是,对于这类产品,他感觉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还很模棱两可,问题的关键还是要明确相关规则。

  依托互联网和手机终端 有些市民搞不懂

  “余额宝”们作为新兴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依托互联网和手机终端进行资金的转入转出,而对于不熟悉网络使用的那部分市民来讲,“余额宝”们这种理财方式,似乎离他们有些遥远。

  退休的吴大爷,手上总有些闲钱,也买过一些银行风险较小的理财产品,但是对于余额宝这种互联网的理财产品,他说:“自己确实有点搞不懂。像银行的活期存款、理财产品这些,我用过相对要了解一些,直接到银行办理,方便又放心。

  张茜 本报记者 张惠 王鑫 张娅娜

  观点PK>>>

  余额宝该不该被取缔?围绕这一话题,从上周末开始,钮文新和支付宝之间展开了一场“激辩”,双方通过各自的渠道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钮文新观点摘抄:

  当余额宝和其前端的货币基金将2%的收益放入自己兜里,而将4%到6%的收益分给成千上万的余额宝客户的时候,整个中国实体经济、也就是最终的贷款客户将成为这一成本的最终买单人。所以我们强调,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典型的“金融寄生虫”。

  所谓的“互联网金融”仅仅停留在货币市场当中,它们通过构建很高的收益预期和方便的互联网通道,从银行把老百姓存款吸出来,制造银行系统的流动性紧张(供不应求),拉高存款利率,然后再以协议定存方式把钱存给银行,并从中渔利。

  老百姓只看到了这些。这有什么不好?问题是,判断市场问题,我们不仅需要从参与主体各方利益的立场出发,同时还需要有一个更重要的立场,那就是:国家宏观经济利益的立场。我之所以呼吁“取缔余额宝”,正是出于国家宏观经济利益的立场。

  从宏观经济意义上讲,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已经非常大了,国际经济的不稳定也正在冲击着中国经济安全。就在中国经济风险如此巨大之时,利率大涨,而且是央行失控下上涨,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一旦中国经济失速,大量企业破产,谁是最大的受害者?是“余额宝”的经营者,还是老百姓?

  支付宝回应摘抄:

  我们没有想到余额宝的出现受到了这么多用户的欢迎,特别是让以前很难享受到理财服务的草根人群能够零门槛、低成本地享受到适合自己的金融服务,成为一项普惠金融服务。这是我们并未预料到的。

  但余额宝真有那么大的威力,会对市场利率、房贷利率产生影响吗?真会拉高全社会的融资成本,并最终让用户贷不到款,加不了薪吗?我们简单研究一下就能发现,这只是一个有意无意的“误解”。

  一、国内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相对较小,实在无法“严重干扰利率市场”。二、余额宝是市场利率的跟随者,而不是决定者。三、信贷的可获得性和成本,主要与国家信贷政策、资金环境和金融机构的竞争格局相关,而与货币市场基金关系不大。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