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密各类“宝宝”货币基金的前世今生

2014年03月06日 09:2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眼下,以各类“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红翻了天,且不论各种口水战孰是孰非,“宝宝”们的本质属性就是货币基金这一现实,倒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事实上,不少绩优老牌货币基金管理经验十分丰富,以博时现金收益为例,长年业绩出色,曾荣获“2012年度货币市场金牛基金”,而金牛奖评选被誉为“基金行业的奥斯卡”。

  了解一下货币基金的前世今生,或许是十分必要的。毕竟,投资不是赌博,了解你的投资标的是第一要务。且看货币基金这些年是怎么走过来的吧:

  2003年,国内首批货币基金(华安现金富利基金、博时现金收益基金、招商现金增值基金)正式获批。2004年,各家基金公司相继入驻这片蓝海,年末市场上可统计的7只货币基金平均年收益率达2.43%,成功的跑赢了其业绩比较基准——一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1.87%税后收益率。

  2004年,货币基金总规模达633.27亿份,同时还是当年唯一整体正收益的基金种类。2005年货币基金阵营迎来了它第一个高潮,基金份额突破千亿整数关口。此时投资者往往会把货币基金当作无风险投资,但事实可并非绝对,尤其是在特殊时期。

  2006年,对于货币基金而言,这一年却是被遗忘和风干的一年。在IPO重启、股市上涨的冲击下,货币基金在当年遭遇了大规模赎回。一些货币基金由于之前过分追求高收益,错配期限较长、流动性较差的品种,在巨额赎回前不得不把本可以持有到期的券种在亏损的情况下大量抛售,直接导致一些货币基金出现了单日的每万份基金净收益告负的情况。具体内容还请待下回分解。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