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从"围剿"到正名 互联网金融潮乍起路漫漫

2014年03月07日 10:2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自去年余额宝诞生以来,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也真正进入公众视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迅速壮大,并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历了各种争议,甚至在马年伊始一度被整顿、取缔的声音逼入“绝境”。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这让看好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的人们顿时信心倍增。

  知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互联网金融监管细则将于年内出台,届时将明确相关监管部门,而并非如传言所称的新设立监管部门。另外,监管层将给予最大程度的发展空间,采取“牌照制”监管将是小概率事件。

  获监管层“力挺” 得草根者得天下

  对待互联网金融,尤其是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各相关部门此前的态度颇显暧昧。而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接受采访时,明确表态不会取缔“余额宝们”,但对余额宝这类金融业务的监管政策会更加完善。央行副行长易纲和潘功胜也公开表态,对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予以肯定态度。

  近期某门户网站的网络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九成的网友“力挺”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刚刚参加工作的吴晓峰在金融机构就职,他也是互联网“宝宝们”的忠实拥趸。吴晓峰告诉记者,“我不知道别人把多少资金放入各种‘宝宝’里,但是我把自己一半的流动资金都投入其中。而且,我发现各种‘宝宝’的收益率会时时变动,我就时时关注,哪个收益高,我就转过去,争取赚到更多的‘蚊子腿’。”

  他介绍,由于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存款数额刚刚踩到银行理财产品5万元的起点线。这笔钱如果投资于银行理财产品不仅收益率不高、期限也较长,与之相比,互联网“宝宝们”的低门槛、高收益、灵活性可以说是完胜银行理财产品。

  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首席战略官舒明表示,“推出余额宝的初衷,只是想给大家放在支付宝里的钱提供一种合理合法且稳定的收益。但是没有想到余额宝的出现受到这么多用户的欢迎,特别是让以前很难享受到理财服务的草根人群能够零门槛、低成本地享受到适合自己的金融服务,成为一项普惠金融服务。”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中国证券报记者打开多家P2P网贷平台时发现,登记的借款需求不乏两三万元甚至几千元者。其中,有刚刚毕业准备创业的年轻人,也有缺少抵押物需要流动资金的小微企业主。

  多数监管层人士也坦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虽有利弊,但总体上推动了金融业发展,可以视作传统金融体系的补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表示,从长期来看,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是有利的,金融竞争的加剧有利于改善金融服务,引起综合金融成本、社会承担成本的下降。我国幅员辽阔,传统金融体系依然存在众多覆盖死角,借助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可以向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地区有效延伸,把现代金融服务带给更多的人群。

  我国目前小微企业数量已突破4000万,除传统贷款需求外,城市社区、欠发达地区和小微企业对支付结算、财富管理、保险等其他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也十分迫切。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严重制约了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我国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和征信系统,将极大地提升金融机构对上述人群的覆盖和支持能力。

  野蛮生长藏“暗礁” 风控缺位需谨慎

  除了上述互联网“宝宝们”、P2P平台等领域,互联网金融的其他分支也在“全面开花”。既然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那么无论是哪一种模式,都离不开人们对于其内部风控机制不完善、可能引发金融系统风险甚至是涉及非法集资等多方面的质疑和担忧。

  多数金融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几乎所有的P2P机构都将自己的信用加入其业务中,例如设置了出资人的保本条款,甚至陆金所还设定了保息条款,这种模式把本来该有的中介服务机构所应该收取的无风险收入变成了风险收入。事实上,这些P2P机构具有信用创造和流动性创造的功能,采用“资金池”方式运作,扮演了银行的角色,但是却不接受相应的监管,终将爆发流动性风险或者信用风险。

  红岭创投董事长周世平表示,目前P2P行业发展参差不齐,只有一些成规模的平台会有意识地设立风险备付金,一般都是从每笔交易的手续费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但即使规模较大的平台,备付金规模也只有几千万元。普惠金融创始人兼CEO董祺表示,P2P行业市场空间巨大,但是行业亟待提高透明度,如何完善风险控制机制更是行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最基本的,就是各家P2P网贷公司的不良资产计算标准亟待统一。”

  网贷之家联合创始人朱明春表示,“监管层最为关心的是风险问题,底线是不能欺骗、侵害投资人的利益。”但实际情况是,从去年10月开始的网贷平台“倒闭潮”,让大量网贷投资人资金被套。据网贷之家统计,已有74家平台出现问题,涉及待收金额超10亿元。自融、拆标、不规范经营等问题集中爆发。与平台出现提现困难甚至倒闭同时发生的,是投资人的维权。

  同样被质疑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的,还有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宝宝们”。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目前市场对余额宝等金融产品可能带来的风险存在很多议论,主要针对相关产品可能带来的流动性以及价格波动等风险,并称“央行会进一步关注市场变化”。

  市场人士担忧,目前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规模越来越大,如果发生巨额赎回又无法及时提现,互联网的快速传导可能引发“连锁效应”,并最终导致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危机。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表示担心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出现“挤兑”风险。“绝大部分投资者认为,互联网的投资产品和银行存款一样安全,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证监会研究中心刘彬认为,互联网金融可能涉及非法发行和非法集资的问题,在我国未经相关金融监管批准的公开证券发行仍然是违法行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具有技术相对密集、参与人员众多、跨区域发展等特点,一旦陷入非法集资的泥沼,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与此同时,不少投资者更是担心针对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负面言论,会否影响其未来收益。近期余额宝、理财通等产品收益率一路下滑。对此,余额宝方面回应称,这是整个货币基金市场的正常波动。春节前市场资金极度紧张,一个月银行协议存款的年化利率最高曾飙升至9%左右,包括余额宝在内的资金也进入这一资金市场,并由此给用户带来一段特殊的高收益时段。而目前一个月银行协议存款的年化利率已经回落至4.8%附近,且有继续回落的迹象。因此,货币基金逐渐回到正常段位。

  分支“百花齐放” 监管勿“一刀切”

  余额宝方面日前对外界担忧的监管缺位引发的各类风险作出回应称,央行、证监会、国家审计署等监管机构,一直通过文件备案汇报、现场调研、现场检查等形式对余额宝实行有效监管。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资深公关总监陈亮称,“支付宝归央行管,天弘基金归证监会管。余额宝从诞生开始就得到了监管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有效监管:在诞生至今的264天里,共经历各种监管43次,平均每6天一次。今年1月至今,央行、证监会、国家审计署等累计监管了19次。”

  但多数专家认为,支付宝原则上由央行监管,而央行并无现场检查等监管机制,实际形成监管真空;余额宝原则上由证监会监管,但其主要投资的银行协议存款由银监会监管,其无形中形成监管套利。而由于互联网金融形式多样,发展程度、风险暴露程度等也不同,未来需要各相关部门协调监管,政策不能“一刀切”。

  因此,尽快出台互联网金融监管细则已然大势所趋。知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互联网金融监管细则将于年内出台,届时将明确相关监管部门,而并非如传言所称的新设立监管部门。另外,监管层将给予互联网金融行业最大程度的包容和发展空间,采取“牌照制”监管将是小概率事件。

  朱明春告诉记者,“牌照制监管往往给人政府背书的感觉,互联网金融需要互联网式的监管思维,这个行业的发展需要市场做主。”他透露,监管层今年将提高P2P行业准入门槛,而且央行目前正在积极完善征信系统,大数据将支撑行业的规范化、透明化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前行长杨凯生认为,目前有许多互联网金融活动是明显的金融交易行为,它和现行金融法规的关系需要厘清。互联网金融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只要其实质是金融,就应该按照现有金融法规纳入监管的范畴。

  多位专家建议,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首先需要从法律法规层予以明确。借鉴国际经验,应尽快修订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的配套法律体系,建议修订现有法律体系中对互联网金融不适用的条款,完善对互联网金融犯罪责任追究的法律规范。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完善相关立法,明确机构职责,强化信息披露,建立司法保护机制,切实保障消费者利益。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明确表示,“我们支持互联网的金融创新,但也要遵守消费者保护原则。”

  其次,互联网金融应纳入社会融资总量,并建立完善的互联网融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同时,建议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反洗钱监管。规范网络信贷资金流向,严禁进入“两高一剩”等限制性行业。另外,需要尽快完善信用体系建设。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