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汇改“第二只靴子”落下 央行选择时机颇有深意

2014年03月17日 10:26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在扩大汇率浮动幅度时充分考虑了经济主体的适应能力,有步骤地推进,调整幅度在各类市场主体可承受的范围内。总体来看,此次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浮动幅度扩大至2%是适当的,风险也较小。

  此外,2%的汇率波幅在世界范围来看仍然不大,不会对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显著冲击,并会促使企业和金融机构提高风险意识,积极运用各类工具进行汇率风险管理。

  记者万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幅扩大至2%”。虽然在此之前,市场已经有所预期,但是考虑到两会刚刚闭幕,央行旋即出台新政,出手如此迅捷,又让市场稍感意外。

  央行在14日晚发布公告,宣布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市场一致认为,这是央行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之举,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为何选在此时

  市场分析人士解释称,央行选择目前时点上放宽人民币汇率波幅,主要是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人民币贬值一方面能刺激出口从而起到稳增长作用,且放宽人民币波幅使得热钱流出不会对流动性造成负面影响,至少使得其不会成为遏制经济的因素。另一方面,央行改变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利于形成双向波动的人民币汇率市场,为刚刚出炉的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做好前期铺垫。

  自今年2月中旬以来,一向被市场誉为“只升不跌”的人民币却快速贬值,尤其在人民币贬值的同时,银行间资金利率水平也快速下行。分析人士猜测,可能因为前期套利热钱流入压力不减,故而央行采取低利率环境+人民币贬值的“组合拳”来阻击套利热钱。

  此外,回顾历次汇改,每一次汇率波动区间的扩大,都被市场认为是人民币升值的信号。然而,随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接近6的水平,央行不时向市场传递人民币汇率已经接近均衡水平的信号。因此,为了打消市场的惯性预期,央行有意在政策调整之前,提升人民币的波动预期,从而将人民币币值维持在相对均衡的区间之中。

  为何选择2%的波幅

  从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的进程来看,1994年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是0.3%,2007年扩大至0.5%,2012年扩大至1%,央行推进汇改一直在谨慎、稳妥进行着。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在扩大汇率浮动幅度时也充分考虑了经济主体的适应能力,有步骤地推进,调整幅度在各类市场主体可承受的范围内。总体来看,此次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浮动幅度扩大至2%是适当的,风险也较小。

  此外,2%的汇率波幅在世界范围来看仍然不大,不会对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显著冲击,并会促使企业和金融机构提高风险意识,积极运用各类工具进行汇率风险管理。

  未来汇率走势如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扩大汇率双向浮动区间,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扩大汇率双向浮动区间。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扩大人民币双向波动将使得国际资本短线套利的难度加大,减少投机。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一致认为,人民币贬值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应该是短期的,并不代表人民币已经进入贬值通道。因为长期贬值会加大资金外流风险,加剧经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另外,也与人民币的跨境使用目标不符。从长期来看,此举能否改变市场对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还很难确定。有专家预测未来双向波动的时段可能会多于以往。正如国家外汇管理局发言人此前所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市场主体应主动适应、积极应对。”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研究主管温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经常项目开放的前提下,人民币汇率已接近均衡水平,一个重要的例证就是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已经下降至2.5%左右,低于4%的国际标准。他还认为,今年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方面,央行除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区间、由目前的1%扩大到2%之外,还将逐步退出对汇率常态化干预,发挥市场对人民币汇价形成的决定性作用。在资本项目开放方面,也将尽快放开个人境外投资,实现跨境资本双向流动。

  他解释说:“在跨境资本流动日益频繁的情况下,汇率、利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改革之间关系紧密,人民币要达到真正的均衡状态、实现双向波动的目标还有赖于资本项目的开放。”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