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招商银行将建东莞首家“咖啡银行”

2014年03月26日 09:0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近一段时间,东莞人气较旺的社区附近,有越来越多的银行进驻。东莞农商银行在南城万科金域华府一期底商的营业网点才开业不久,招商银行又将入驻。与万科楼盘相连的城市风景街区,此前已经开设有兴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东莞银行的分支机构,不到几百米的路上,银行聚集。

  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银行业的竞争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进驻东莞,在东莞开设的网点越来越多,银行业内部竞争非常充分;二是互联网金融现在很火热,虽然目前来看对银行造成的影响还不明显,但“蚂蚁搬家”的存款方式已经让银行有了危机感。

  一位银行高层领导直言:“有的时候压力大得都睡不好觉。”

  网点深入社区快速扩张

  与万科楼盘相似,西平社区也有更多银行机构进驻。一个月前,广东南粤银行就设立了西平支行。一位股份制商行的支行负责人对记者说:“还让不让人活了,就这么大地方,银行都扎堆了。”

  据了解,多数银行目前的战略就是要贴近一线,贴近客户,缩短与客户和潜在客户物理空间上的距离,让客户感到便捷。

  比如说,招商银行在东莞首次创新地与咖啡店合作,把银行搬到咖啡厅里,打造全新的咖啡银行模式。尽管这一模式具体如何运营尚不清楚,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而招行合作伙伴正是韩国第一咖啡品牌“咖啡陪你”,该品牌在东莞的首家咖啡店即将落户汇一城,东莞市民有望在喝咖啡的同时感受到这种新型的金融服务。

  “我们也听说招行要搞咖啡银行,我们判断大概就是在咖啡厅做银行非现金的金融服务,有点类似于社区银行的模式,提供一些金融咨询方面的服务,派银行人员驻点。”某股份制商行相关负责人说。

  多家银行纷纷搭建网点

  农业银行东莞分行透露,该行在全市77个网点更新和新铺共计600余台自助柜员机,将进一步方便网点周边人群办理业务,同时,今年还将对旧有的几十个网点进行全面装修。

  东莞农商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我们定位于打造‘身边的银行’,农商行在东莞的网点应当是最多的,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网点遍布到村里的每个角落,这更有利于我们的市场竞争。”

  记者从兴业银行、建设银行等方面了解到,这些银行也都计划继续在东莞开设新网点。还有银行甚至提出奖励计划,只要员工能搞定适合开网点的地方,银行还会有几千到几万元的奖励。

  一家股份制商行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肯定是要继续开网点的,尽管有压力,但也要开。对互联网金融的应对,一是积极开拓银行的互联网渠道,比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二是要把网点开起来,实现银行业务线上和线下的对接,虽然来现场办业务的人少了,但还是需要这种渠道的。”

  某商行个人金融部副总告诉记者,他们发现来营业网点办理业务的客户相对以前是少了很多,不少客户都选择了通过银行的网络渠道办业务,但还是有不少存取款和理财业务是在现场办理的,客户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需要现场咨询了才放心。

  尽管互联网正在抢占传统银行的市场,但平安银行东莞分行的工作人员认为,物理网点在东莞仍然不可或缺。在推广互联网金融业务时,员工就会抱怨物理网点的缺失:“这里没有网点怎么存钱进去?没钱怎么线上支付、线上理财?” 这位工作人员说,银行增扩物理网点仍然很有必要,“假如只办互联网金融就行了,马云干嘛还要开民营银行呢?”

  也有银行想减少网点

  对于已经在东莞扎根很深的银行来说,也萌生了减少银行网点的想法,“我们测算显示,平均一家银行网点要想保持收支平衡,日均存款就要达到4、5亿元,不然很难维持下去。现在,我们也打算通过重新整合资源,把一些网点裁撤合并,提升内部运作效率,来增加银行收入。”某商业银行内部人士透露。

  他说,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还是有的,养一个网点的费用并不低,尤其是租用的物业,光前期内部装修就要几百万元,还有后来的各项开支,“但撤网点也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当时开一家网点,要报银监局,要走很多程序,费了那么大的劲,也不是说撤就撤。但银行也是企业,最终的目的肯定还是要赚钱。”

  市府金融工作局局长叶浩鹏此前曾对记者说,在东莞开设银行,一般头一年就能保持收支平衡,第二年就能盈利,而在其他城市,要想盈利,一般都要到第三年。但随着东莞金融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银行的日子也并不如外界想得那般好过,“银行员工的压力也非常大,特别是拉存款,没有存款就没有办法投放贷款,这是最重要的一项指标。”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