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宜信回应8亿坏账难追 曾被疑庞氏骗局

2014年04月10日 09:5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日前,有媒体报道指出,宜信有8亿贷款已经坏账,贷款主体已经遭到多起诉讼,宜信即使申请资产保全,也很难追回全部欠款。然而关于8亿坏账难追回的报道,宜信方面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相关网络媒体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宜信正在积极跟进处理,目前公司各方面工作正常顺利开展,风险可控。

  某P2P行业负责人指出,此番宜信折射出的问题反映出其线下风控能力不足。此外,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在2013年的时候,有媒体报道称宜信存在金融诈骗之嫌,报道称当宜信对外放贷的金额小于债券转让的金额时,就存在金融诈骗之嫌。

  宜信被曝8亿坏账难追回

  据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宜信有8亿贷款已经坏账,贷款主体已经遭到多起诉讼,宜信即使申请资产保全,也很难追回全部欠款。上述知情人士称,宜信此次似乎落入精心设计的“陷阱”,坏账公司本身就是个皮包公司,尽职调查时的银行流水都是造假的,抵押物都是东北4线以下城市的烂尾楼。但是高达22%的利率吸引下,宜信仍然放出了这笔贷款。

  就在3月底,宜信CEO唐宁曾宣称,宜信的整个风险管理环节涉及信贷业务拓展部门、贷审风险管理部门、代后管理部门等多部门运作。其中,贷后管理部门负责风险预警、逾期客户催收等,具体该部门利用量化工具,密切关注客户的还款行为,结合数据模型开发客户的行为评分模型等,制定不同的催收策略,以及进行资产组合的风险预警管理。看似无懈可击的业务流程却爆出如此大额的坏账,不由的让人对p2p网贷平台的风控水平产生疑问。

  资料显示,宜信拥有财富管理和普惠金融两大业务,在原有P2P模式已衍生出T2P(信托对个人)、B2P(银行对个人)等多种方式,资金端来源更为多样化。此外,据中国经济网记者观察,宜信CEO唐宁在2014年新年邮件中表示,在艰难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下,坚持把信用管理和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是永远正确的。他强调,2014年,宜信将在普惠之路上不断创新、引领。

  有分析认为,宜信做法类似诺亚财富,即向产业链上游项目延伸,但做信托和基金本身就存在风险,尤其是经济处于下行通道,涉足三四线地产项目易出现问题。某P2P行业负责人指出,此番宜信折射出的问题反映出其线下风控能力不足,银行拥有的征信系统并没有对P2P业务开通,宜信扩展线下业务也增加成本和难度。此次爆出的8亿贷款坏账风波是P2P行业大事件,最怕的是引发挤兑现象,可能导致政府监管加强。

  宜信曾被认为存在金融诈骗之嫌

  2013年,证券日报就曾报道称,国内的P2P企业很多正在脱离P2P本来应该有的定义,逐渐走入灰色地带,与非法集资的区别越来越模糊。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该篇报道的标题是《理财论坛成P2P公司拉客渠道 专家称慎防庞氏骗局》,文章以宜信公司为例进行了阐述。文章称,据了解,宜信目前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了自己的分公司业务,并且在各地不断举办财富、理财论坛,来吸收社会资金。

  该报道指出,P2P的确是金融创新,利用现有的法律体系,衍生和创造了一种交易模式,但是当这种模式不在阳光下运行的时候,就成了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以宜信为例,其整体架构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左边资产就是宜信对外放贷的金额,右边是债权,就是宜信对外转让的债权,宜信处于中间。宜信对外放贷的金额应该是大于等于对外转让的债权。当宜信对外放贷的金额小于债券转让的金额时,就存在金融诈骗之嫌。

  专业人士还指出,就宜信来讲,假定其所做的债权转让都是真实合法存在的,那么剩下的关键就是要看坏账率。“宜信的制度设计使得P2P这个游戏变成只要不断有人投资进来,那么无论本身固有的债权到底是好是坏,都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游戏的核心就是如何不断地做大规模,不断地吸引人进来。确保游戏可以不断玩下去”。

  因为投资标的的不透明,也有人认为宜信旗下多家公司涉及关联交易,其模式无异于“庞氏骗局”。早在2012年的时候,宜信公司CEO唐宁曾对庞氏骗局说进行了回应,他认为,每位出借资金的理财者都可以清楚了解到自己所选择的每一位借款人的情况,了解自己资金的使用情况。并且从历史来看,没有任何一位理财者蒙受损失。华青剑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