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支付清算体系正成为支撑金融现代化的“主动脉”

2014年04月28日 09:05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支付清算体系正是一国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部分,如同道路、桥梁作为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一样。不断完善升级的我国支付清算系统,正在成为支撑金融现代化、国际化的“主动脉”。

  4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支付清算蓝皮书: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4)》发布会在京举行。蓝皮书旨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支付清算行业与市场的发展状况,充分把握国内外支付清算领域的制度、规则和政策演进,并且深入发掘支付清算相关变量与宏观经济、金融及政策变量之间的内在关联。

  支付清算体系国际化面临更高挑战

  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2014年数据显示,人民币已超过瑞士法郎,跃居全球最常用支付货币的第七位,这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又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同时也对我国支付清算系统的国际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支付清算系统国际化已经成为人民币国际化必不可少的一步,从国际经验看,美元和欧元在自身国际化进程中,都十分重视为全球经济交易服务。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日渐加强,急需发展的我国更面临跨境经济金融活动日益繁荣的挑战。因此,要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支付清算系统国际化。

  从人民银行近年的表现来看,也展现了其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姿态和决心。如参与国际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CPSS)、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支付结算工作组(E鄄MEAPWGPSS)和东南亚中央银行组织(SEACEN)等国际组织工作,保持与相关金融管理局、欧洲中央银行的合作机制,积极拓展与周边国家的支付清算合作基础。

  蓝皮书指出,目前第二代的支付系统更好地支持了人民币跨境支付业务、外行交易市场结算等,是我国支付系统国际化的重要一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金融领域不断开放步伐的加快,这在客观上也要求中央银行主导的支付清算体系建设跟上国际化的步伐。推动支付标准国际化、支付清算系统统一化,这将是未来必然趋势。与此同时,不断推动支付清算体系国际化,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仍应是人民银行今后的政策着力点。

  支付终端发展将多元化回顾

  2013年,是中国移动支付的崛起之年。随着手机支付技术的升级,移动支付给整个支付行业带来了从产业形态到商业模式的大变革。

  蓝皮书指出,支付终端一直是支付领域创新的永恒话题,谁拥有了终端技术谁就占领了发展的主动权,在未来,必将呈现“无终端不支付、强终端强支付”的格局。长远来看,未来支付终端体系,将是以手机为主、电脑为辅的二元时代,电视、电话只是起到补充作用,ATM和POS机等传统终端可能会在支付领域被逐步边缘化,甚至被淘汰。诚然,目前人们在时间分配上的特点和日常生活上的习惯决定了各类终端并不是绝对替代的关系,但毫无疑问,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3G、4G网络的应用,手机这种人们生活中最常用、最便利的个人移动终端将会改变整个终端体系的结构,成为未来最主要的支付工具。

  当然,在移动支付发展过程中,由于涉及的产业链环节众多,如银行、支付企业、软件厂商、手机厂商、运营商等,还没有形成可持续的、各方共赢的行业发展格局,业务模式与定位尚不清晰,导致行业主体之间缺乏明确的权责分担机制,也使现有的业务拓展和竞争往往停留在低水平阶段,这也是移动支付发展中面临的核心挑战。

  支付工具创新给货币政策带来深刻影响

  蓝皮书指出,支付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促进了货币政策工具效率的提高,改善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带来更复杂冲击。具体来讲,非现金支付工具包括电子支付、银行卡、票据以及汇兑等其他业务。随着支付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支付服务组织的健全以及社会信用的发展,非现金支付工具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非现金支付在整个支付体系中的比重也持续增加。正是由于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快速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较为深远。

  社科院支付清算课题组研究发现,当非现金支付比重增加时,一方面会导致现金漏损率和超额准备金率的下降,货币乘数将会上升,造成货币供给量增加;另一方面,非现金支付减少了交易中在途资金的需求,增加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在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周转速度的加快增大了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万荃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